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生猪养殖行业[1] * 提及的公司包括头部养殖企业、腰部和尾部企业、集团厂(如牧原、新希望、德康等)以及拥有100-1,000头母猪的小型养殖场[5][6][11][18] 近期生猪价格走势与展望 * 生猪价格大幅下跌 从7.5元/斤降至6.1-6.2元/斤[1] 北方地区大肥猪价格从7.5元直接下降到6.1-6.2元[2] * 价格下跌主要由于供应量显著增加 原因包括前期压栏导致大体重猪群在9月初大量释放 以及新生仔猪带来的基础产能扩张[1][2] * 预计10月份需观察养殖公司售卖情况以确定价格底部 部分区域如广西、贵州或有小幅下降[1][3] * 短期内可能出现反弹 幅度约每公斤1-2元 主要因增重利润下降导致行业体重下降 以及市场从非理性压栏转向抛售后的体重超调 但反弹持续时间较短[1][4] * 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供给压力持续 生猪价格可能维持在6-6.5元/斤 低位运行通道在12-13元附近[2][17] * 预期低点位置在河南牧原价格约11.5元 其他地区如新希望、德康等公司报价更低 在10.89元到11.34元之间[11] 产能去化趋势与驱动因素 * 养殖行业正经历产能去化 包括育肥产能和母猪仔猪产能两部分[5] * 育肥产能因亏损而减少 导致仔猪需求下降[5] * 母猪仔猪产能方面 中小散户不再大幅增加自繁自养规模 300-1,000头母猪场面临压力 若仔猪价格无改善将采取减产措施[1][5] * 部分头部养殖企业已开始实施产能去化 但腰部和尾部企业因发展计划与在建工程矛盾 需时评估并制定减产计划 各集团厂在9月底陆续上报产能调整方案[1][6] * 本次猪周期波动受非瘟疫情后头部养殖公司逆势扩张影响 盈利期缩短至半年 当前面临明确的产能去化目标[2][8] * 去产能主力群体将是拥有100-1,000头母猪的小型养殖场 因其资金自有且贷款问题导致现金流受冲击最严重 并且缺乏专业育肥设施[18] * 若当前批次仔猪持续亏损 且下一批仔猪仍亏损 则以66周为单位轮换生产 若明年3月和5月育肥利润低于6.5-7元 且过年后跌至现金流以下 将进入明显的大周期去化[2][9] 仔猪与淘汰母猪市场动态 * 仔猪价格下跌得很惨[12] 但下跌空间不大 因有保险机制(死淘一头赔80到110元)和南方烤乳猪冻品库存收购价在100元左右支撑[13] * 由于补栏需求减少和供应量较高 预计仔猪价格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13] * 淘汰母猪价格跌幅较大 与社会大肥猪价格下跌趋势一致[14] * 淘汰母猪市场发生变化 以前主要淘汰多胎母猪 现在因养殖主体多为集团公司和规模厂 降低了胎龄结构 许多后备或一二胎母猪开始淘汰 并流入鲜肉市场[14] 出栏体重与二次育肥情绪 * 9月份整体出栏体重下降 因卖掉很多大肥猪 但部分养殖公司因出栏计划后置导致出栏体重增加 全群纯出栏体重仍呈下降趋势[15] * 7月到8月二次育肥情绪低迷 但进入9月后 因蓝色标志出现、环保政策放松及银行贷款管理不严 南方地区出现明显二次育肥意向 认为当前低价提供安全边际[16] 环保政策影响 * 南方环保政策对当地养殖业影响显著 对5万头以上大型养殖场要求重新做环评 投入可能达10万至20万元 小型养殖场则缺乏能力达到标准[19] * 环保政策导致许多猪场无法继续进苗 例如江西和广西等地有15万头猪无法上栏 直接影响饲料销量 福建和两广地区截至9月底饲料外销量呈下降趋势[20] * 从今年7月份开始 各地严格执行环保政策 对地方性环境保护和养殖业管理产生深远影响[22] * 南方地区近期价格回调与环保政策有一定关系 加速了地方性出栏 但主要是全国性供过于求的问题[21] 疫情与非疫病影响 * 当前生猪市场主要因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下跌 而非疫情影响[17] * 广西疫情不严重 主要受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零星疫情影响 但没有大规模扩散 非疫病如圆环病毒等稍微严重一些[17]
如何看待近期生猪价格走势?
2025-10-0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