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AI生态系统 包括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芯片设计 云计算和大型科技公司[1] * 核心公司包括OpenAI (OAI) 微软 (MSFT) 英伟达 (NVDA) CoreWeave (CRWV) 甲骨文 (ORCL) 超微半导体 (AMD) 以及超大规模云厂商 (Hyperscalers) 如Meta (META) 谷歌 (GOOGL) 亚马逊 (AMZN)[7][10][22][39] 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生态系统呈现高度循环性 供应商资助客户并共享收入 存在交叉持股和集中度上升现象[1][15] * 英伟达宣布计划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条件是OpenAI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22] * 微软从2019年至今已向OpenAI投资130亿美元 并采用权益法会计处理[22] * 微软与OpenAI之间存在收入分成安排 例如OpenAI可能将ChatGPT收入的20%分给微软 微软也可能将Copilot收入的20%分给OpenAI[48] * 客户集中度风险显著 OpenAI的成功与相关公司的命运紧密绑定[7][18][31] * OpenAI占甲骨文剩余履约义务 (RPO) 的约三分之二 占CoreWeave RPO的约40%[7][31] * 微软 甲骨文和CoreWeave三家公司总计8800亿美元的RPO中 OpenAI的合同超过3300亿美元[26] * 资本承诺和租赁义务激增 反映出对AI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7][37] * 超大规模云厂商的购买承诺在过去一年增加1000亿美元 达到3300亿美元[7][37] * 租赁承诺从2024年底的2400亿美元增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3400亿美元[37] * CoreWeave计划在2025年投入200-230亿美元资本支出 其中约120亿美元用于购买英伟达产品[22] * 信息披露不足给投资者评估风险与回报带来挑战[3][11][44] * 缺乏关于关联方交易 客户集中度 收入分成安排会计政策以及供应商融资程度的透明度[11][48] * 尽管AI是这些公司估值的关键驱动因素 但由于其庞大的非AI业务 相关交易细节往往未达到定量重要性门槛 但可能符合定性重要性标准[44] 其他重要内容 * 存在创新的融资结构和表外合作伙伴关系 增加了评估互联风险的复杂性[12][18] * 超大规模云厂商的资本支出占销售比率接近历史高点 预计将进一步上调 通信服务行业该比率接近35%[12][13] * 摩根士丹利研究预测 AI将带来巨大的收入机会 从2024年的45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1万亿美元 其中企业软件支出达4010亿美元 消费者相关支出达6830亿美元[52][53] * 预计到2028年 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需求为2.9万亿美元 超大规模云厂商通过现金流可融资1.4万亿美元 存在1.5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 预计信贷市场将发挥重要作用[49] * 回购协议等安排可能通过将风险转移回供应商来夸大需求[18] * 合同期限延长增加了未来重新谈判或取消的风险 尽管合同在法律上可执行 但公司历史上曾表现出灵活性[34]
全球估值-北美 -人工智能映射循环性-Global Valuation, Accounting & Tax North America-AI Mapping Circu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