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半导体行业[1] * 公司为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对中国国内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持积极看法[1] * 人工智能相关需求将推动半导体长期增长 受益于从模型到半导体的国内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发展[1] * DeepSeek发布新模型V3.2-Exp 引入DSA方法提高长文本效率[1] * DeepSeek的API成本降低50%以上 输入成本为每百万tokens人民币0.2-2元 输出成本为每百万tokens人民币3元[1] * 更高效的AI模型可降低应用门槛 促进技术更广泛采用[1] * 寒武纪、华为和海光等国内ASIC和GPU供应商已完成对新模型的适配[2] * 芯片供应商与模型构建者之间的合作将加快开发循环 确保芯片能力的最优利用[2] * 中国AI服务器供应商正在开发更高效的网络能力 以在AI训练中利用更多芯片[2] * 华为和阿里巴巴近期展示了其SuperPod技术[2] * 国内AI供应链的积极发展支持中国AI相关半导体需求增长的前景[2] *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作为中国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将受益[1][2] * 尽管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主要产能集中在成熟节点 但预计将享受AI相关需求的长期增长[1] * AI相关需求包括用于数据中心的PMIC以及用于AI设备的蓝牙/WiFi、CIS、RF、MCU等[1] *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都致力于扩大产能[7] * 中芯国际的7nm/14nm产能正在扩张[7] * 华虹半导体已宣布计划在其下一个工厂迁移至28nm 未来可能有进一步进展[7] * 持续投资将使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能够满足AI驱动的增长需求 并适应新的技术要求[7]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将中芯国际H股目标价上调至117.0港元 A股目标价上调至211.0元人民币[1] * 将华虹半导体目标价上调至117.0港元[1] * 对两家公司均维持买入评级[1] 财务预测与估值调整(华虹半导体) * 保持2025E-27E预测基本不变 将2028E-29E净收入上调0.8%/1.8%[8] * 将2028E/29E收入上调0.1%/0.3% 基于对AI设备潜在更高需求的更乐观收入前景[8] * 由于28nm技术占比提高 毛利率略微上调0.1/0.2个百分点[8] * 营业费用比率基本不变 将2028E/29E营业收入上调1.4%/2.5%[8] * 采用贴现市盈率估值法 目标倍数基于同行市盈率与盈利增长相关性得出[9] * 2028E目标市盈率从51.5倍上调至68.8倍 反映中国半导体公司持续重新评级[9] * 目标市盈率升高是因为对相关性回归进行市价调整[9] * 基于68.8倍2028E市盈率和13.1%资本成本 目标价上调34%至117.0港元[9] 财务预测与估值调整(中芯国际) * 保持2025-27E盈利基本不变 将2028-29E每股收益上调0.3%/0.5%[24] * 将2028-29E收入上调0.1%/0.1% 基于对AI设备潜在更高需求的更乐观前景[24] * 由于14nm技术占比提高 2029年毛利率略微上调0.1个百分点[24] * 营业费用比率不变 2028/29E营业收入上调0.4%/0.5%[24] * 继续应用贴现市盈率法 目标价基于刷新的62.9倍2028E市盈率[26] * 目标市盈率从51.1倍上调至62.9倍 反映中国半导体名称的持续重新评级[26] * 基于62.9倍2028E市盈率和15.0%资本成本 H股目标价上调至117.0港元[26] * A股目标价继续基于196%的A-H股估值溢价[27] * 估值溢价源自2024年1月以来中芯国际A-H股平均估值溢价[27] * 基于新的盈利预测和倍数 将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211.0元人民币[27] 风险因素 * 下行风险包括终端市场需求弱于预期[22] * 12英寸晶圆厂投产速度慢于预期[22] * 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22] * 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弱于预期[43] * 产品多样化和产能扩张慢于预期[43] * 获取某些设备/材料供应可能受到限制[43]
中国半导体行业: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增长;DeepSeekV3.2-Exp 模型发布;上调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目标价至 117 港元;给予 “买入” 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