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及香港股票市场 重点关注A股市场流动性及外资流向[1][2][3][4] * 公司:涉及多家中国及香港上市公司 包括但不限于腾讯控股(700-HK)、阿里巴巴集团(9988-HK)、宁德时代(300750-CN)、京东(9618-HK)、拼多多(PDD-US)、建设银行(939-HK)、网易(9999-HK)、平安保险(2318-HK)、小米(1810-HK)、美团(3690-HK)等[11][62][63][6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外资流向与基金持仓变化 * 外资流入中国股市在2025年9月反弹至46亿美元 为2024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主要由被动基金52亿美元的流入驱动 而主动基金流出6亿美元[1][11] * 2025年初至今累计外资被动流入达180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70亿美元 累计主动流出为120亿美元 较2024年的240亿美元放缓 长期基金整体流入60亿美元 较2024年流出170亿美元显著改善[11] * 全球基金和亚洲(除日本外)基金增持中国股票 而新兴市场基金则减持 全球基金对中国股票的减持幅度收窄至12个百分点 亚洲(除日本外)基金的增持幅度扩大至10个百分点 而新兴市场基金的减持幅度扩大至30个百分点[11] * 按行业看 主动基金管理人上月增持最多的行业是资本品和半导体 减持最多的是保险、耐用消费品与服装 在减持侧 管理人增加对银行和制药业的减持幅度 减少对消费 discretionary distribution & retail和材料的减持幅度[11] * 按公司看 阿里巴巴、宁德时代、京东是上月被增持最多的公司 而腾讯、平安保险、泡泡玛特是被减持最多的公司[11] A股市场流动性 * A股市场零售参与度在9月进一步增强 小额订单(单笔4万元人民币以下 作为零售参与度指标)日均净流入在8月达到340亿元人民币 接近2025年初水平 但仍低于2024年10月480亿元人民币的峰值[12][17][18][19] * 与2024年10月的普涨不同 当前反弹更具选择性 集中在科技、人工智能、材料和生物技术等行业 因此零售参与度的提升可能需要更长时间[17] * 9月国内被动基金(投资A股)净流入反弹至130亿美元 为2025年第二高水平 仅次于4月的270亿美元(受国家队资金推动) 与2024年10月的120亿美元大致相当[15] * 南向通资金流入在9月反弹至200亿美元 与2025年初水平相当 高于8月的110亿美元 这使得2025年前9个月净流入达到1450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的1030亿美元[15][41] * 北向通净流入数据披露已于2024年8月19日终止 作为替代指标 跟踪CSI 300的外国被动基金流在9月基本保持不变[15][31][33] 国内基金动态 * 9月国内股票型和混合型共同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再增加3100亿元人民币 达到84亿元人民币 延续了7-8月增加6600亿元人民币的强劲趋势[12][24][27] * 货币市场基金在9月保持相对稳定 此前在7-8月出现温和下降[12][24][28] * 8月国内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470亿元人民币 在7月异常增长3250亿元人民币后步伐放缓 表明高净值投资者的参与度恢复正常 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59万亿元人民币[12][21][23][30]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数据主要更新至2025年9月30日 大部分基金持仓数据披露截至8月31日[8][32][35][38][42][47][52][55][58][61] * 报告涵盖的基金范围包括晨星分类下规模最大的主动型共同基金 国际基金(主要为UCITS)覆盖资产管理规模1440亿美元 美国基金覆盖资产管理规模2440亿美元[71][72] * 报告包含详细的基金持仓分析 按行业(GICS行业分类)和个股展示了主动权重及其月度、季度和年初至今的变化[62][63][64][65][66][70]
中国股票策略 - 中国 香港主动型只做多基金经理的持仓情况-China Equity Strategy-Positions of Active Long-only Managers in ChinaHK
2025-10-0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