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9月及国庆期间楼市销售情况解读
2025-10-09 22:4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中国房地产行业[1] * 纪要重点分析了百强房企的销售表现 包括头部企业如保利 中海 华润以及部分后排企业如邦泰[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整体销售表现:低位复苏 增速回升 * 9月百强房企操盘金额约2500多亿元 环比增长22.1% 同比增长0.4% 单月业绩规模仍处历史低位但增速回升[2] * 超过七成的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 其中近半数企业环比涨幅约30%[2] * 前三季度百强房企操盘金额累计同比下降11.8% 降幅较之前收窄约1.3个百分点[5] * 市场呈现点状回暖和结构性复苏局面 下半年预计保持量减质升格局[1][5] 企业分化显著 头部与部分后排企业表现较好 * 头部企业如保利 中海 华润在核心城市货源充足 品牌优势明显 同比增速达2.6%[1][2] * 部分后排企业如邦泰同比增幅显著 达到42%[1][2] 国庆期间市场表现不及去年 * 国庆期间45个重点城市成交备案环比下降81% 同比下降20%[3][15] * 政策力度和频次较去年930节点减弱 高基数效应导致市场回落[3] * 一线城市韧性较强 同比增53% 与五一假期日均相比仅降6%[3][15] 供应情况:推盘积极性提升 结构以改善型为主 * 9月30个重点城市供应规模达年内次高 总供应量超1000万平方米 环比增长55% 同比降幅收窄至16%[1][4] * 供应结构以改善型需求为主 占比约50% 刚需占20%[4][6] * 9月30个重点城市主城区供应占比近70% 整体供应量维持低位[1][7] * 一线城市9月阶段性放量 二三线城市环比增长10% 但同比下降19%[1][7] 成交情况:环比改善 同比仍弱 * 9月30个重点城市成交环比上涨18% 同比下降5% 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微降3%[1][8] * 一线城市成交稳步放量 环比增16% 同比上升1% 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4%[1][8] * 二三线城市9月成交环比上升18% 同比下降7% 热点城市如杭州 成都 武汉 西安保持热度[9] 新房去化率维持相对高位但环比下降 * 9月重点监测城市平均开盘去化率维持在38% 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 同比上涨约10个百分点[3][10] 新房与二手房市场走势分化 * 新房市场延续复苏走势[3][11] * 二手房市场呈现与新房相反的趋势 分流明显[3][11] * 9月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 同比上升10% 前三季度累计保持正增长[12] * 国庆期间二手房成交跌幅远高于新房 8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环比下降43% 同比下降55%[23] 土地市场:热度集中 优质地块受捧 * 9月土地成交面积和金额环比分别上升50%和86% 同比维持2%的增长[14] * 热度集中在少数优质板块如上海 杭州 成都 溢价率逐步回落[14] * 央国企及头部企业新增货值集中度超过70%[14] 城市表现分化明显 * 一线城市:北京9月二手房签约量1.56万套 环比和同比均上涨17%[12] 上海外环外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提升[12] 深圳二手房成交环比上涨9%但挂牌量超8万套 供需失衡压力大[12] 广州整体价格处于底部 以促销吸引客户[17] * 二线城市:内部分化明显 20个重点二线城市二手房成交规模环比下降2% 同比增长7% 前三季度累计正增8% 但需以价换量[13] * 热点城市:成都和杭州在国庆期间保持较高热度[19] 成都约30%的项目来访量翻倍[20] 武汉短期内市场热度比9月上升 来访环比上涨164% 认购提升246% 但同比来访下滑12% 认购下滑24%[21] * 其他城市:天津 重庆 长沙等城市整体处于相对低谷状态 天津单盘认购均值约7套 同比下降46%[22] 其他重要内容 网红盘特征与市场结构 * 网红盘通常是改善型项目 位置优越 位于核心区域或市中心[25] * 主城区供应占70% 改善型项目占比超50% 热销项目多为四代宅和新规产品[25] 价格走势预测 * 二手房价格延续以价换量格局 因挂牌量高存在下探空间 市场正在消化低总价房源[26] * 新房市场中外围区域和旧规项目继续以价换量 核心位置及改善性项目价格相对坚挺[26] 未来趋势与预测 * 10月份新政刺激效应递减 新旧住房交易动能整体放缓[3][24] * 10月单月同比降幅可能进一步扩大 因去年基数较高[24] * 第四季度土地市场节奏将维持第三季度水平 企业投资态度谨慎 聚焦核心城市优质地块[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