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Greater China Materials"(大中华区材料业)[3][84] * 报告重点覆盖中国材料行业 涉及稀土 锂电池材料 超硬材料等细分领域 [1][6]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稀土磁材生产商JL Mag (6680 HK 300748 SZ) 三元前驱体生产商华友钴业(603799 SS)和格林美(002340 SZ) 以及工业金刚石生产商力量钻石(301071 SZ) [7][8]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10月9日宣布对稀土 超硬材料 锂电池及相关设备技术实施五项新的出口管制措施 将于2025年11月8日生效 [1] * 此次管制涉及五种中重稀土元素(钬Ho 铒Er 铥Tm 铕Eu 镱Yb)及其相关材料(主要是合金 磁体 靶材和晶体) 此前已于2025年4月对七种元素实施了管制 [6] * 管制范围扩展至整个产业链 包括稀土生产设备(如离心萃取 电解 晶体生长炉)和稀土磁体生产设备(如氢碎炉 真空烧结炉 晶界扩散设备) [6] * 对超硬材料的管制包括人造金刚石的粉末和晶体(非珠宝装饰用途) 及其制成的线锯和砂轮(用于切割硅片) 以及相关沉积设备和技术 [6] * 对锂电池的管制涉及电池正极 三元前驱体及正极生产技术 以及电池负极及其生产设备和技术 [6] * 核心观点认为 这些管制措施 特别是对稀土 磁体及全产业链设备技术的控制 将加强政府对整个稀土供应链的控制 减少以往的非合规出口 并减缓中国以外地区的本地化生产进程 [7] * 行业内领先且合规的公司有望受益 包括专注于民用需求的稀土磁体生产商 以及主要的三元前驱体和超硬材料生产商 原因在于其出口更合规 更容易获得出口许可 客户粘性更强 并可能获得市场份额 [7][8]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认为 这些出口管制可能作为应对未来潜在贸易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反制措施 [2] * 报告为覆盖的多家公司提供了估值方法和风险提示 估值多采用贴现现金流模型 风险包括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项目进展缓慢 以及海外市场减少对中国稀土磁体的依赖等 [10][11][12][14][15][16][17][21][22] * 摩根士丹利对该行业的观点为"Attractive"(具吸引力) [3]
中国材料 - 中国将新材料及相关设备、技术纳入出口管制-China Materials-China Puts New Basket of Materials and Relevant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into Export Controls
2025-10-10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