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消费行业,涉及公司包括万和电气、海大集团、周大福、景洪公司、新澳公司、行动教育、小商品城、巴比食品、东鹏饮料、英科医疗、南威、水羊股份、长虹红机[1][3][8][10][11][13][18][19][20][21][23][25][28]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万和电气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较好,国内市场占比约60%已企稳,海外市场占比约40%单季度营收增速达20%-30%,预计三季度整体收入为中高个位数水平,净利润增速可能达20%-40%[2] * 公司优势在于国内热水器业务韧性强,处于产品更新周期,有国产替代空间,不受地产后周期影响,出口业务受益于国际贸易环境动荡,竞争壁垒升级至供应链韧性优势,目前估值约12-13倍[1][2][5] 海大集团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饲料板块表现亮眼,水产料增速达20%以上,猪料增速超过40%,禽料增速约10%,预计盈利能力提升幅度可能达30%以上,生猪养殖板块因猪价同比下滑[4] * 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乐观,饲料主业量利齐升,预计2025年不含生猪业务的主业利润约为35至40亿元,加上生猪业务约10亿元,总体利润区间为45至50亿元,2026年饲料主业利润增长预计维持在25%以上,目标市值可达1,300亿元[1][4][6][7] 周大福 * 公司在国庆中秋假期表现优秀,金价高位创新高背景下,一口价产品表现突出,克重类毛利率提升约10个百分点至30%,显著增厚门店盈利水平,华东区域同店增长约10个百分点[1][8][9] 景洪公司 * 公司对三季报预期乐观,预计营收有双位数增长,利润增速更快,主要因去年同期低基数及Teenie Weenie品牌三季度环比显著改善,新开门店月效能达到40万,两块IP授权业务有望达成全年业绩指引[1][10] 新澳公司 * 公司受益于澳毛价格快速上涨,自2024年9月至今已上涨30%,预计四季度开始释放红利窗口期并持续到2026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扩产,包括宁夏新澳、越南新澳一期工程投产以及二期工程建设中[1][11][12] 行动教育公司 * 公司第三季度基本面向好,收款同比大幅增长,运营策略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取消中西部区域划分,将全国板块调整为华东、华南和华北三个区域,新客订单明显多于老客户订单,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30%以上,全年净利润约为2.1亿[3][13][17] 小商品城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受六区新市场10月开业推动,新市场增量贡献百亿级别收入将分三年摊入报表,三季度报表层面收入和利润将明显增加,CG平台具有跨境电商业务稀缺性和独特性,2024年贡献了1.65亿利润[3][28][29][31] * 公司长期发展看好,今年整体利润体量预计超过40亿,切换到明年的估值约18倍,短期内三季报催化因素显著[31] 巴比食品 * 公司预计单三季度收入增速为15%,扣非利润增速为20%25%,同店增长转正,新推出的汤包店型表现优秀,预计年底将增加到2030家,下半年猪价显现成本红利[18] 东鹏饮料 * 公司单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预期为33%和35%,是食品饮料板块中业绩增速最高的标的,今年9月份全品类动销增长56%,东鹏特饮增长35%,渠道铺货率尚未达到70%~80%的空间[19] 英科医疗 * 公司三季度业绩与二季度持平或略有增长,主要产品丁腈手套价格逐步提升,美国市场业务已成功转移至非美市场,实现满产满销,今年底将投产三个车间对应120多亿只年产能,今年手套端净利预计约10亿元,明年主营净利同比可能增加50%[20] 南威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出海战略成功验证,海外占比提升至接近六成,美国增长接近22%,欧洲、中东及非洲实现89%的增长,可视化收入超过一亿元,未来两三年产品周期与渠道布局形成良性循环[21][22] 水羊股份 * 公司2025年双十一期间表现亮眼,预计今年翻倍以上增长,明后年复合30%业绩增长,主品牌伊菲丹进入利润释放阶段,上半年利润率提高3个百分点,新品牌佩尔赫乔今年有望翻倍以上增长,老品牌迎来困境反转拐点[23][24] 长虹红机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维持高增速,7-9月份同店GMV增长超过50%,9月份订货会订货额同比翻倍以上增长,预计三季度收入环比提速,利润率维持上半年7%左右水平,对应归母净利可能达到1.2亿,同比增速40%以上[25][26] * 公司是大众轻奢定位黄金珠宝品牌中势能最强的品牌之一,明年业绩有望实现至少双位数增长,对应6.3亿左右业绩,目前估值约20倍,并积极布局新品牌及海外市场[27] 其他重要内容 * 消费行业三季度前瞻中,多个公司提及受益于产品更新周期、国产替代、供应链优势等宏观或行业性因素[1] * 部分公司业绩受到季节性因素或短期事件影响,如巴比食品因暑假气温高有利于早餐业务,小商品城受关税影响较小[18][28] * 多家公司通过扩产、收购、开设新店等方式进行产能或渠道扩张,以支持未来增长,如新澳公司、英科医疗、长虹红机等[11][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