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掘金 - 出口管制叠加关税升级,科技板块投资怎么看?
2025-10-13 09:0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主要为消费电子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包括上游设备材料、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芯片设计等)[1][4][6] * 纪要重点讨论的公司包括苹果及其供应链公司、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通富微电、伟测、以及国产AI芯片、存储芯片相关企业[1][4][9][11] 消费电子板块核心观点与论据 * 消费电子板块估值上涨超过EPS增长 主要驱动力来自端侧AI硬件(如AI眼镜)和苹果供应链公司[3] * 苹果新品表现良好 但整体手机市场需求较弱[1][3] * 短期关税扰动对消费电子板块影响有限 因有过往经验且苹果等核心品牌仍处豁免状态[2] * 下半年消费电子基本面预计优于上半年 受益于传统旺季和苹果新品[1][5] * 长期看好三个方向:果链龙头公司、端侧AI硬件、竞争格局良好的平台型龙头公司[5] 半导体行业核心观点与论据 * 半导体上游设备和材料板块关注度提升 晶圆制造产能利用率高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公司利用率达较高水平[1][4][9] * 行情支撑来自四个方面:资本市场融资效应、行业基本面、板块轮动效应、地缘对抗效应[1][6] * 国内存储企业(如NAND、DRAM)上市加速 有望带动半导体设备订单增加[1][6] * 国内NAND国产化率已较高 DRAM仍有提升空间 扩产计划持续[7] * 2024年末至2025年资本市场变化消除了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资本开支见顶的疑虑 全国每年资本开支约400亿美元 总额预计持续增加[7] 半导体设备与制造进展 * 半导体设备市场在新进制程芯片研发和良率提升方面取得进展 上市公司2025年订单收入不同幅度上调[8] * 成熟制程光刻机有显著突破 增强了市场对国产替代的信心[8] * 晶圆生产后转入封测环节 推动通富微电、伟测等封测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 分装后道设备需求增加[4][8][9] * 中芯国际交易逻辑围绕国产在地生产及良率提升 华虹半导体交易逻辑围绕收购华力微电子5厂及转向更多收购和偏先进产品[11] 芯片设计与国产算力 * 国产AI芯片在12纳米及N+1节点上获客户认可 并在N+1产线上大量流片 为更先进制程扩展带来乐观预期[4][15] * 尽管2025年因供给受限业绩环比增长可能不明显 但展望2026年业绩预期相对乐观[15] * 中长期坚定看好国产算力芯片 存储类芯片与国产AI芯片形成配套[4][17] * 中美科技摩擦可能导致高科技芯片分叉路径清晰 为国产算力提供巨大天花板[14] 其他重要内容 * 半导体材料端硅片领域变化明显 存储及各类芯片带动硅片消耗量增加 海外硅片价格上涨带动国内硅片板块估值修复[10] * 端侧设备需要终端催化 11月前后是国内模型迭代密集发布期 端侧模型能力变化可能对SOC板块产生边际催化作用[16] * 中美冲突加剧表明自主可控成为重点 晶圆制造、前道设备等核心国产替代板块贝塔属性突出 市值偏小的半导体材料及后道设备Alpha属性更明显[12] * 海外算力链面临AI货币化长期进程预期分歧的核心矛盾 但贸易摩擦潜在升级政策风险可控性较高[18][19] * 海外算力链建议关注回调后配置机会 核心个股如旭创、新易盛等估值合理且未来几个季度业绩确定性较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