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医药服务[1] * 公司为药明康德[2][38][39] 公司业绩与运营韧性 * 公司有望实现全年业绩指引,凸显其CRDMO模式的韧性[3] * 客户留存率极高,超过99%的客户从药物发现阶段持续合作至生产阶段,提供了高收入可见性并强化了其一体化平台的客户粘性[3] * 公司拥有5000-6000名化学家,在复杂化学方面拥有深厚专业知识,2023年十大"年度分子"提名中有七个与公司相关[31] 战略扩张与产能布局 * 公司积极扩张产能以支持小分子和肽类业务,特别是GLP-1资产[4] * SPS产能预计从48千升增至年底的100千升,同时增加小分子能力[4][30][33] * 公司采取分子中立策略,优先建设基础设施的准备性和灵活性,以服务多样化的客户需求[4] * 公司目前拥有超过20个处于不同阶段的GLP-1项目[4][30] * 公司在三个基地运营数百个反应器,以高效管理复杂项目[31] * 新工厂投资需要约50%的利用率才能推进[32] 市场动态与需求前景 * 公司管线与市场趋势基本一致,但早期项目受到资金限制的影响,特别是在美国,管理层预计该领域短期内不会强劲复苏[6] * 中国市场的定价压力持续存在,中国以外的需求尚未完全恢复[5][6] * 公司不涉足仿制药,专注于创新分子[34] * 公司积极参与口服GLP-1和肽基GLP-1项目,这些是重要的增长机会[6] * 管理层强调,最终由客户而非公司决定小分子与肽之间是产生替代效应还是整个市场扩大[7] 利润率与资本配置 * 通过更丰富的后期项目组合和产量优化,预计利润率将得到改善[5][33] * 资本配置决策考虑最低预期回报率和整体投资组合回报,而非单个基地指标[33] * 公司通过严格的资本配置和新基地的最低预期回报率来支持利润率提升[5] 地缘政治风险与地域多元化 * 关税风险仍不可预测,但公司对客户的成本贡献很小,低于10%[35] * 2024年运往美国的收入占比不到20%,预计2025年将与全球趋势一致[35] * 公司正在中国以外探索新的产能,包括新加坡(成本是中国的3倍)和瑞士,以减轻地缘政治和关税风险[5][35] * 公司正在香港筹集资金以支持扩张并多元化其制造足迹[3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杰富瑞给予公司买入评级,港股目标价138港元,潜在上涨空间26%,A股目标价135元人民币,潜在上涨空间21%[8][14][24][40][41] * 财务预测显示收入从2024年的392.414亿人民币增长至2027年的602.82亿人民币[7] * 每股收益从2024年的3.26元人民币增长至2027年的5.89元人民币[7] * 杰富瑞对2025年和2026年的每股收益预测比市场共识分别高出26%和18%[8] * 估值基于贴现现金流模型,终端增长率3.0%,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分别为9.9%(港股)和10.3%(A股)[40][41] 投资主题与催化剂 * 投资主题基于稳固的新订单增长以及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肽类药物开发解决方案)的强劲增长,预计2024/2025年增长约60%/50%[20] * 关键催化剂包括新的CRO/CMO合同、强劲的GLP-1订单增长、临床数据读出、新的并购/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新的服务产品[18][28] 风险因素 * 风险包括需求下降、竞争、可能导致项目失败的问题、锁定期后的波动性以及宏观因素[40][41] * 下行情景目标价分别为60港元(下跌45%)和55元人民币(下跌51%),基于低于预期的新项目数量、管线延迟/失败等因素[16][26] 可持续发展目标 * 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基准减少25%,能耗强度减少25%,水消耗强度减少30%,并在2030年前实现所有生产废物零填埋[17][19][29]
药明康德-亚洲医疗行业考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