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新能源行业,具体包括储能、风电、光伏 [1] * 公司:提及宁德时代(储能电芯)[4]、阳光电源(欧洲储能市场)[23]、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三一重工、运达股份(风电)[26]、东缆、中天(海缆)、海力风电、天顺、泰胜(塔筒)[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储能市场全面超预期 * 全球储能市场高速增长,2025年预计增长约70%,2026年预计增长40%左右,未来几年保持20%-30%增长 [1][3] * 国内市场受容量电价政策推动,下半年招标情况非常好,内蒙古、甘肃、河北、新疆等地项目收益率高 [3] 2025年国内储能装机预计149GWh,同比增长35% [19] * 美国市场受大美利法案推动超预期,2025年预计装机超过50GWh [1][3] 欧洲和新兴市场呈现翻倍增长态势 [1][3] 储能电芯供不应求,集成盈利改善 * 当前储能电芯供不应求,项目交付已延期至2026年1月,紧缺状况预计至少持续到2026年中 [4] * ETC招标价格上涨和大电芯集成盈利改善,将提升集成领域整体盈利能力 [4][5] * 国内储能系统招标价格在9月以来因电芯供需紧张有所回升,预计未来将触底反弹,行业逐步恢复盈利 [2][22] 风电行业招标向好,海风前景明朗 * 2025年1-9月国内陆风招标接近80GW,同比增长7%;海风招标8.3GW,同比增长9% [6][25] * 深远海规划可能提高海风中长期上限,欧洲漂浮式海风需求明确 [6] * 预计2025年陆风并网量约100GW,同比增长72%;海风装机约8GW,同比增长30%-40% [25] 光伏行业反内卷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关键 * 光伏需求端弹性较弱,2025年7-9月装机同比下降50%,下半年需求疲软 [1][7] 2025年8月国内光伏装机7.36GW,同比下降50% [8] * 供给端过剩明显,核心在于反内卷推进,政府高度重视供给侧改革 [7][9] 多晶硅能耗新国标将推动尾部30%产能退出市场 [11] * 看好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包括硅料龙头与组件龙头 [7] 光伏产业链价格与盈利承压 * 多晶硅价格在9月份上涨明显,从8月份的4万多元/吨涨至5万多元/吨 [15] 10月报价已达每吨50万元以上 [15] * 上游硅料价格上涨40%以上,但组件端价格仅小幅上涨至约0.7元/瓦,成本传导不畅导致电池和组件环节仍处于亏损状态 [18] * 电池端每瓦亏损约2分钱 [17] 其他重要内容 政策动态与影响 * 各省136号文细则逐步出台,已落地省份的机制电价区间在0.2-0.3元/千瓦时左右 [7][8] 容量电价补偿政策优化了独立储能收益模型,全投资收益率可达6%-20% [20][21] * 预计2025年底前全国约20多个省份将补齐独立储能的容量电价补贴政策 [21] 海外市场动态 * 光伏组件出口:8月组件出口额24.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28%;出口量25GW,同比增长22% [12] 电池形式出口同比增长近60%,成为趋势 [13] * 海外装机:印度上半年安装约20GW;美国二季度安装约7.5GW,全年需求预计45-50GW [14] * 澳大利亚新补贴政策带动户用储能市场快速启动,两个月新增约5万套系统,对应900MWh [24]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累计装机230GW,同比增长65%,主要靠上半年抢装 [7][8] * 多晶硅社会库存维持在45万吨左右,与全年40万吨水平相近 [15] * 欧洲大规模储能装机去年为8GWh,今年预计达18GWh,中国企业获得大量订单 [23]
储能超预期、风电招标向好、光伏反内卷持续推进 - 新能源9-10月报
2025-10-15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