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专家:预期差带来的焦煤修复机会
2025-10-15 22:57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焦煤、焦炭行业以及相关的钢铁(成材)产业链 [1] * 具体提及山西、内蒙、山东等国内焦煤主产区,以及蒙古国(蒙煤)作为重要的进口来源 [1][4][8] 核心观点和论据 焦煤供需基本面与价格驱动 * 节后焦煤供需基本面偏强,价格稳中偏强运行,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下游洗煤厂、焦化厂存在补库需求;铁水产量维持在240万吨/日以上的高位,原料需求旺盛;贸易商为冬储行情进行备货补库 [1][3] * 具体价格方面:安泽低硫主焦煤价格在1,540-1,550元/吨左右;山西中流地区冯卫指数价格为1,270元/吨,基本持稳;山西万家庄肥煤竞拍成交价达1,700-1,705元/吨,高出起拍价约200元/吨 [1][2][3] * 国内供应端:四季度山西、内蒙等主产区焦煤产量预计不会明显增长,受环保政策、安全检查以及地质条件(如导工作面问题)限制,难以出现超产 [1][8][9] * 进口供应端:蒙古进口蒙五原煤供应量出现大幅下降,从每月70-100万吨降至12.7-12.8万吨,导致口岸库存降低,供需转向偏紧,对焦煤市场形成利多驱动 [1][4][6] 产业链上下游影响与风险 * 焦炭涨势受到成材端(钢材)表现不佳的限制,特别是房地产下行拖累螺纹钢,热卷产量偏高,若需求或出口下滑可能导致钢厂亏损并降低开工率,对原料形成降价压力 [1][5] * 钢厂减产可能通过减少低利润品类生产、集中铁水于高利润品类的方式,在钢材价格反弹、钢厂利润增厚后,反而可能为焦煤提涨打开空间 [19] * 蒙古蒙五原煤的大幅减量可能为焦炭带来100-200元/吨的涨价空间,若叠加年底冬储补库,涨价空间可能进一步提升 [1][4] * 国内钢材出口(去年约1亿吨)对焦煤需求端风险影响不大,关键取决于转口贸易能否保持高位 [23] 资源状况与产量展望 * 中国国内焦煤资源尚未枯竭,预计还可使用约50年,主焦煤可用30多年,山西平均开采深度超过800米 [2][10][12] * 2025年国内焦精煤产量预计略增约4%,达到约4.9亿吨;蒙古进口量预计与去年持平,维持高位(去年为5,700万吨) [2][13] * 全球焦煤供需格局相对稳定,总量约10亿吨,中国经济复苏将带动整体需求和价格上移 [2][20] 价格与宏观展望 * 对2025年四季度焦煤价格展望相对看好,当前1,100元/吨支撑牢固,有望达到1,200元甚至1,300元/吨,存在200元/吨以上的上行空间 [2][21] * 对2026年焦煤价格维持1,000~1,600元/吨的区间判断,随着反内卷政策落地及经济复苏,价格重心有望上移 [2][22] * 宏观经济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但总体预期向好,中美贸易谈判预计不会脱钩,内外需仍有支撑;黑色产业链价格中心上移速度可能较缓慢 [1][5][14][15][16] * 十五五规划中,煤炭行业将侧重安全环保,产能方面不会有大的增加,可能形成弹性产能制度,煤炭的基石能源作用不变 [18] 其他重要内容 * 煤炭资源开采年限的计算方法基于探明储量、可开采储量和年产能,例如主焦煤探明原煤储量517亿吨,经济可采储量120亿吨,按2024年精煤产能1.65亿吨测算,可开采年限为32.15年 [11] * 黑色产业链内部存在跷跷板效应,上半年铁矿石强势而炼焦材料走弱,当前可能转为铁矿石走弱而炼焦材料走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