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 特别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1] * 主要讨论的公司包括国内领先企业如迈瑞医疗 Mindray 和联影医疗 United Imaging 以及全球巨头如GE医疗 GE Healthcare 西门子医疗 Siemens Healthineers 和飞利浦 Philips[3][10][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表现与增长前景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在2025年第三季度达到185 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55 02% 环比增长约10% 但增速较2025年前五个月的100 36%有所放缓[2][7] * 按产品类别划分 CT MRI 超声 DSA和DR的采购额分别为48 4亿 47 9亿 43 3亿 25 1亿和9亿人民币 其中CT份额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23 5%上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26 1% 主要受县级医疗联盟带量采购 VBP 推动[2][8] * 专家预计2025年和2026年市场按收入计算将实现10 15%的同比增长 增长驱动力包括中央政府发行特种国债支持的设备更新项目 预计2024年和2025年的刺激规模分别为146亿和190亿人民币[2][13][14] * 按增长率排序 预计2025年DR大于CT大于MRI大于DSA大于超声 超声市场受渠道库存高企压力 但明年问题解决后增长将赶上DR和CT[18] 竞争格局演变 * 以招标价值计算 2025年第三季度国产品牌在CT MRI 超声 DSA和DR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9 76% 39 41% 43% 12 9%和80 41% 其中超声是唯一份额增长的类别 从2025年上半年的38%升至43% 主要归因于迈瑞医疗的份额提升[3][10] * 全球厂商在2025年第三季度通过积极参与VBP夺回部分市场份额 例如GE医疗参与了CT和MRI的VBP 西门子医疗参与了MRI的VBP[3][17] * DR领域专家认为进口替代已经完成 前七名均为国产品牌[9] * VBP导致终端价格大幅下降 例如GE的Revolution和联影的uCT960+中标价较2024年价格分别下降53 7%和44 5% 但出厂价跌幅预计为个位数至低双位数 毛利率侵蚀为低个位数[16] 政策与地缘政治影响 * 政府采购中对国产产品的优惠政策完全落实可能需要8到10年时间 为顶级全球公司优化供应链以满足要求留下了充足时间 因此对竞争格局影响有限[4][11] * 短期内 依赖纯进口的高端产品 如西门子医疗的高端双源光子计数CT 7 0T MRI等 采购可通过单一来源模式完成 受政策影响小[12] * 专家认为232条款调查和欧盟的国际采购工具 IPI 限制迄今对国内公司出口影响有限 因为国内龙头公司如迈瑞和联影在美国设有工厂 且对欧出口超过500万欧元门槛的产品极少[19]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公司在VBP中策略更为积极 旨在提升销量以匹配扩大的产能 其中东软 Neusoft 和万东 Wandong 最为激进 而联影通常对不同产品线采用差异化的VBP策略[17] * 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 欧美市场约占整体市场的60 70% 国内领先制造商可考虑本地生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如印度 东南亚 中亚 西亚 中东欧等 因有政策支持且销售模式与中国类似 也可能成为战略重点[20] * 以招标量计算 VBP市场规模占DR CT 超声 MRI DSA总市场规模的比例分别为54% 44% 27 49% 22%和7 65% 以招标价值计算则分别为31 6% 26 3% 20 25% 11 3%和7 31% 医学影像设备VBP市场以加权平均计算占总市场的18 26% 预计今年将保持在20%以下 未来两年达到20 30%左右[15]
中国医疗科技 - 专家电话会议要点: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的动态审视-China Medtech-Expert call takeaways Pulse check on China's medical imaging equipment market
2025-10-20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