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战略 -走向世界之旅-China Strategy_ Journey to the World
2025-10-20 09:19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出口制造业、服务业及海外直接投资 涵盖汽车、零售、资本货物、科技硬件、半导体、医疗设备、生物制药等多个行业[1][7][8][23][38][76] * 公司涉及高盛筛选出的25家“出海领军企业” 包括阿里巴巴、宁德时代、拼多多、小米、比亚迪、美的集团等 覆盖12个行业组别[4][76] 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出口叙事已发生演变 从为发达国家市场进行低成本、低附加值制造 转变为向新兴市场销售更多最终产品 在高附加值制造业中获取全球份额 并向世界出口服务、知识产权和文化[1][7] * 中国出口目的地从发达国家市场转向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国家 对非美国国家出口自2018年以来以约7.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而对美国出口同期年均下降0.6% 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占总贸易额比重从2005年的32%升至47%[8][16] * 中国出口产品沿价值链上行 传统消费品如玩具、纺织品和家具的全球出口份额在过去15年下降10% 而机械、电子产品以及“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快速增长[8][19] * 中国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14%提升至当前的16% 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平均的53%和新兴市场平均的48% 主要由汽车、零售和资本货物行业驱动[3][38][48] * 中国企业出海的主要驱动力包括:人民币汇率竞争力、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海外利润率平均比本土市场高20%、超过5000万海外华人带来的文化亲近度 以及中国产品在成本和质量上的全球竞争力[2][23][27] * 海外扩张有望为趋势每股收益增长贡献约1.5个百分点 尽管贸易伙伴的关税风险可能降低企业海外利润率溢价 但不太可能扭转其出海的结构性趋势 正如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所证明[3][41][60] 其他重要内容 * 出海趋势的宏观影响包括:GDP与GNP差距可能扩大、人民币长期面临升值压力、企业利润对国内增长的依赖度降低 以及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海外投资和扩张的融资需求上升[4][63][64][69][71] * 高盛筛选的25家“出海领军企业”平均有34%的收入来自海外 自2024年以来股价上涨56% 年初至今上涨39% 这些公司平均交易于18倍12个月远期市盈率[4][76][79] * 在最坏情况下 美国对中国出口加征100%关税可能导致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公司短期盈利损失约10% 但长期来看 假设中国公司能继续在非美国国家增长海外收入 全球扩张仍将对盈利产生正面贡献[41][60][82] *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份额从2001年的11%飙升至2024年的33% 年均增长1.7个百分点 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 使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