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人工智能行业 包括AI赋能者和AI应用者等细分领域[1][4][8] * 全球AI主题投资组合 包含超过355只股票 其中美国公司215家 国际公司140家 总市值约45.2万亿美元[20] * 科技行业公司 在AI主题中占比86% 市值占比94%[20] * 非科技行业公司 在AI主题中占比14% 市值占比6%[20] 核心观点和论据 整体估值判断 * AI尚未形成全面泡沫 基于估值监测器 整体AI暴露仅出现少量"红旗"信号 美国AI估值警示信号为1.5/5.0 国际AI为1.0/5.0 远低于科技泡沫时期的5.0/5.0[1][2][9][13] * 当前价格走势异常强劲 美国AI股票六个月等权重回报率处于+2标准差区间 国际AI已突破该水平[23][24][26] * 估值压力正在增加但未达泡沫水平 最终打破泡沫的关键因素是每股收益方向未能达到预期[14][16] 细分领域风险 * 资产密集型业务估值担忧加剧 特别是美国科技应用者/资产重型子类别出现全部5个估值警示信号 远期市盈率达107.8倍 PEG比率达13.65[13][34][38] * 国际AI应用者估值压力较大 估值警示信号达3.5/5.0 远期市盈率为37.4倍[13][34] * 资产轻型科技赋能者估值相对健康 美国科技赋能者/资产轻型子类别估值警示信号仅0.5/5.0 远期市盈率为21.7倍[13][34] 投资策略建议 * 采用合理价格成长策略构建核心AI头寸 通过反向DCF框架筛选共识三年EPS增长高于市场隐含预期的股票[3][12][56] * 保持价值链多元化 避免集中于单一AI子类别 建议通过卫星配置进行战术性倾斜[3][11] * GARP方法可降低风险 US AI at a Reasonable Price篮子beta约为0.90 估值警示信号为0/5.0[13][56] 其他重要内容 分类框架更新 * 采用四维分类法:地理区域 行业分类 价值链位置 商业模式 将AI股票分为资产重型与资产轻型 标准为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比率高于MSCI ACWI中位数[4][18][19] * 全球AI主题中资产轻型公司占比68% 市值占比56% 资产重型公司占比32% 市值占比44%[20] 基本面支撑因素 * 对AI增长前景保持信心 基于巨型成长股强劲的自由现金流表现以及同事上调的AI资本支出预测[5][15] * 当前盈利预期尚未出现普遍问题 负盈利公司比例较低 美国AI为7% 国际AI为6% 远低于科技泡沫时期的30%[13][46][48] 估值指标详情 * 美国AI远期市盈率为27.3倍 预期EPS增长为14.6% PEG比率为2.1 国际AI远期市盈率为24.0倍 预期EPS增长为15.8% PEG比率为1.8[39] * 现值分解显示结构性增长占比过高 美国AI为63% 国际AI为60% 高于美国指数的40%和国际指数的15%[41][43] * 市场隐含增长与共识预期对比显示部分子类别压力较大 美国科技应用者/资产重型子类别市场隐含三年EPS增长率为55-67% 远高于15%的共识预期[52]
主题股票策略-人工智能尚无泡沫。采用GARP策略保持投资-Thematic Equity Strategy-AI No Bubble, Yet. Use GARP to Stay Invested
2025-10-20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