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南新型储能新政解读
2025-10-22 22:5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及全球新型储能市场,特别是电化学储能(锂电储能)[1][3][5] * 公司层面提及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易纬科技和海波特等企业在储能领域被看好[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政策驱动与市场前景 * 中国储能市场在取消强制配备后,转向容量补偿和容量电价政策,预计未来将全面推广,国家层面将有统一规划[2] * 河南省发布新型储能政策,为独立储能提供兜底收益每度电0.383元,全年覆盖不低于350次放电,并明确容量电价测算方法,旨在提升装机总量[1][6] * 河南省政策出台背景是当前有效调度运用的独立储能装机量不到3GWh,远低于2025年6GW功率及12GWh容量的规划目标[7] * 全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持续高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超过90GWh,全年新增预计接近150GWh,明年预期增速保守估计30%~40%,全年可达200GWh以上[1][9] * 全球储能周期处于高增长阶段,是新能源领域增速最快且最容易超预期的板块,欧洲和新兴市场去年已爆发,美国市场表现良好[3] 项目进展与区域动态 * 河南省正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包括2.3GW储能装机容量,对应超过5GWh储能容量,以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1][10] * 保守估计河南省明年将新增超过10GWh独立储能装机量,加上源网荷一体化项目,总装机量预计超过20GWh[8] * 除西北地区外,东北三省对储能需求最为迫切,存量新型储能装机量非常少,未来几年空间巨大[18] * 内蒙古地区截至9月份新开工十几个GWh锂电储能项目,在建项目总计超过40GWh[31] * 广东省市场容量巨大,每个220kV变电站都可建设独立储能站,全国220kV以上变电站超一万个,提供广阔发展空间[32] 技术路线与投资回报 * 锂电材料结束三年通缩周期进入通胀周期,整体利好锂电储能[1][5] * 绿电直连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西北省份绿电成本低,即使考虑自建电网成本,最终电价仍低于电网购电价格[1][15] * 离网型绿电直连适用于冶金等不太敏感负荷,并网型则适用于数据中心等对用电可靠性要求高的负载[14]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 * 电芯供应非常紧张,头部电芯企业排产已排到明年2月份以后,导致储能集成公司面临成本上升和项目交付延期风险[4][22] * 近期电芯价格上涨,储能设备报价大幅提升,目前2小时储能设备平均报价已接近每瓦时0.55元及以上水平[22] * 当前头部六到七家电芯企业技术差距和价格差距较小[27] 政策细节与风险提示 * 河南省容量补偿细则按满功率放电时长与最长净负荷高峰时长比值计算,例如当地煤电容量电价为165元每千瓦每年,2小时储能站可获得约55元每千瓦每年补偿[23] * 补贴政策(如兜底收益)一般持续1至2年,预计覆盖2026年项目并可能延续至2027年上半年,市场成熟后退出[28] * 政策明确禁止高充低放(充电价格高于放电价格),目前平均日运行时长已从满负荷2次充放降至1.2次[29] * 明年1月1日起所有风光发电竞价形成将进入现货市场,可能导致价格波动更加剧烈[19][20] * 分时电价峰谷时段未来将不再固定,用户侧价格与发电侧现货价格更好衔接,对储能系统调节能力和EMS要求更高[21] 其他重要内容 * 发改委发文指出未来容量电价更适宜在发电侧建立健全,并在工商业用户侧分摊,河南煤电容量补偿标准为165元每千瓦每年,高于全国多数省份的约100元[4][16] * 河南省独立储能项目可以同时获得容量补偿和容量租赁,但不能同时拿这两者[25] * 补贴资金来源预计列入系统运行费用,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担[26] * 备案量不等同于实际开工量,例如广东省今年备案上百项目,但实际独立储能开工项目不到十几个[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