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ithia Motors(LAD)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利西亚车行利西亚车行(US:LAD)2025-10-22 2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季度总收入为97亿美元,同比增长4.9% [4] - 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为9.50美元,同比增长17% [4] - 同店收入增长7.7%,各业务线均实现增长 [6] - 总毛利润增长3.2%,尽管前端单车毛利润持续正常化 [6] - 总车辆单车毛利润为4109美元,同比下降216美元,与行业趋势一致 [6] - 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4.38亿美元,同比增长7.7%,主要受库存利息减少推动 [20] - 产生1.7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20] - 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占毛利润比例为67.9%,去年同期为66% [17] - 同店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占毛利润比例为67.1%,去年同期为65.1% [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新车零售收入增长5.5%,销量增长2.5% [6] - 新车单车毛利润为2867美元,环比下降348美元 [6] - 国内品牌表现改善,推动同比提升;豪华品牌表现最弱,进口品牌相对持平 [6] - 二手车零售收入同比增长11.8%,显著优于行业 [6] - 二手车销量增长6.3%,平均售价提高 [6] - 价值细分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2.3% [7] - 二手车前端单车毛利润为17670美元,环比下降90美元 [7] - 金融保险业务收入增长5.7% [7] - 每零售单位金融保险收入达到1847美元,同比增长20美元 [7] - 售后业务收入增长3.9%,毛利润大幅增长9.1% [8] - 售后业务利润率扩大至58.4%,同比提升280个基点 [8] - 客户付费毛利润增长9.2%,保修毛利润增长10.8%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北美市场调整后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环比基本持平,为64.8% [9][17] - 英国市场面临宏观经济和监管劳动力成本压力,团队正通过提高生产力和人员管理应对 [9][18] - 英国业务收入占比略高于10%,净利润贡献约为5%-6% [35] - 北美市场新车库存供应天数为52天,环比减少11天 [8] - 二手车库存供应天数为46天,第二季度为48天 [8] - 库存利息支出因库存余额减少和利率略有下降而同比减少1900万美元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重点包括提升二手车业务、增加市场份额和客户忠诚度 [5][11] - 通过整合相邻业务、简化技术栈和数字化平台提升运营效率 [9][11] - Driveway Finance Corporation渗透率提前几个季度达到15%里程碑 [10] - 资本策略优先考虑股票回购,本季度回购了流通股的5.1% [11][20] - 2025年至今已回购8%的流通股,平均价格为313美元 [21] - 战略性收购仍是核心增长支柱,2025年收购收入预期维持在20亿美元 [12][13] - 收购财务门槛不变:收购价格为收入的15%至30%,或标准化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3至6倍,最低税后回报率为15% [14] - 长期目标每年收购20亿至40亿美元收入 [14] - 长期目标为每10亿美元收入贡献2美元每股收益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背景为正常的单车毛利润和客户承受能力问题 [5] - 团队正将增长势头转化为份额增长、更快周转和持续成本效率 [5] - 英国市场面临监管劳动力成本增加,团队正通过提高生产力和成本控制应对 [9][26] - 在信贷管理实践中未观察到消费者信贷趋势发生重大变化 [19] - 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到期,但制造商提供了激励措施以维持销量 [23][24] - 对中国品牌进入北美市场持谨慎态度,认为未来五年内难以形成规模 [74][75] 其他重要信息 - 本季度发行了低成本债券,增加了灵活性而未扩大风险 [11] - 将北美合资企业出售给Pinewood AI,简化了市场路径 [10] - 数字化平台正统一客户体验,涵盖drivewaycom、GreenCars和MyDriveway车主门户 [9] - 10月份二手车销量趋势同比增长10% [63] - 本季度74%的二手车采购直接来自消费者,为年内最高 [32] - 价值细分市场的现金回报率高达130% [3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电动汽车销售情况、利润影响及未来展望 - 第三季度电动化车辆占新车总销量的43% [23] - 9月初有约6000辆符合7500美元联邦抵免资格的车辆,月底降至不足2000辆 [23] - 制造商提供了激励措施,并可能延续以维持销量 [23] - 租赁渗透率接近40%,为历史最高,客户将在24-30个月内返回 [24] - 售出的多为第一代纯电动车,第二代车型将于2026年推出,续航和性能提升 [25] - 新车利润假设排除电动汽车后相对持平 [40][41] 问题: 英国市场状况、监管影响及改善前景 - 英国劳动力成本增加约2000万美元,通过裁员和生产力提升已抵消约1100万美元 [26] - 团队已确定额外800-900万美元的节省目标 [26] - 售后业务净利润改善约1000万美元,二手车表现优于市场,新车与市场持平 [27] - 中国品牌门店从去年的4家增至目前的7家,未来60天内将再开5家 [27] - 英国电动车渗透率稳定在55%,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品牌的燃油车 [35][36] - 英国业务利润率同比下降2.4%,对整体数字影响不大 [50] 问题: 二手车市场、次级抵押贷款影响及信贷组合 - 价值细分市场的需求主要由高信用质量客户驱动,而非低质量信贷 [30][31] - 低价车辆仅约50%被融资,而认证车辆融资率约90% [31] - 价值细分市场销量增长22%,利润边际接近16% [33] - 北美二手车市场中,1-3年车龄车辆仅占11%,3-8年占26%,9年以上占63% [34] - 投资回报率显示价值细分市场回报最高 [33] 问题: 美国与英国业绩对比及市场份额 - 美国二手车收入增长11.8%,销量增长近7%,显著优于行业 [49] - 美国售后业务毛利润增长超过9% [49] - 英国业务利润率同比下降2.4% [50] - 行业新车单车毛利润可能下降约16%,公司表现可能优于行业5%-7% [51] 问题: 并购策略、回报门槛及资本配置 - 20亿美元收购收入是硬性目标,但回报门槛不妥协 [54] - 资本配置保持平衡,本季度约60%用于股票回购 [21] - 若估值折扣较大则优先回购,若收购标的合适则快速整合 [14][21] 问题: 二手车业绩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 - 增长由聚焦二手车、数字化渠道和直接采购推动 [59][60] - 10月份二手车销量趋势同比增长10% [63] - 公司历史在疫情前每个季度二手车均实现正增长 [62][63] 问题: 自采率水平及历史比较 - 本季度74%的二手车采购直接来自消费者,为年内最高 [32] - 疫情前自采率在低70%百分位,直接向消费者采购部分从3%-4%增至目前的8%-10% [65] 问题: 信贷组合的净损失率和拨备 - 首次付款违约率同比下降,拖欠率和违约率在各信用细分领域均持平或下降 [69] - 拨备水平充足,对投资组合表现满意 [69][70] 问题: 新车单车毛利润展望、关税影响及需求 - 去年第四季度因选举因素基数较高 [72] - 制造商激励措施可能抵消部分比较基数压力 [73] - 关税影响可能被燃油经济性提升和电动化带来的承受能力改善所抵消 [75][76] - 需求展望强调公司利润主要来自售后业务(占61%) [97] 问题: 售后业务利润率提升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 - 利润率提升主要由劳动力业务增长推动,劳动力费率因通胀而提高 [78][79] - 客户付费和保修业务均表现强劲,混合效应推动利润率 [80] 问题: 英国中国品牌的经济效益 - 中国品牌的门店经济效益与主流品牌相似 [85] - 挑战在于初始保有量低,需通过二手车销售弥补,目前二手车与新车销售比表现良好 [86] 问题: 售后业务增长的价格与数量分解 - 增长略超一半来自价格上涨,略低于一半来自客户数量和维修订单数量 [88] 问题: 并购后的价值创造驱动因素 - 约四分之一的利润提升来自规模协同效应,在收购后六个月内实现 [116] -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提升二手车销售能力(销售竞品车型)和拓展保修期后服务 [117][118] - 数字化平台带来的流量提升也支持价格改善 [118] 问题: 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展望及长期目标 - 业务管理基于每股收益目标,即每10亿美元收入贡献2美元每股收益 [123] - 实现路径包括提升收入增长、二手车业务和售后毛利润 [124] - 第四季度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表现将取决于量和单车毛利润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