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有色金属、化工、快递物流、煤炭、钢铁、石油、石化、建材、建筑、公用事业等 * 公司:瑞丰新材、利安隆、盛泉、东财、华鲁恒升、华峰化学、申通、圆通、顺丰、嘉元国际、中谷物流、西部矿业、洛阳钼业、江铜、铜陵有色、西业股份、华锡有色、兴业银锡、中国股份、天山铝业、中孚实业、中国宏桥、云铝、中铝、宝钢、华菱、首钢、方大特钢、新钢股份、柳钢股份、三钢闽光、中兴特钢、甬金股份、荣盛石化、恒力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宝丰能源、卫星化学、万凯新材、联泓新科、中海油、中石油、昆仑能源、新奥股份、中国巨石、建滔积层板、中材科技、华新建材、东方雨虹、汉高集团、三棵树、兔宝宝、信义玻璃、旗滨集团、中国中冶、中国建筑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核心宏观观点与市场展望 * 中国传统行业周期性波动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实业资本转向资产管理需求,推动无风险收益率下沉和资本市场发展[1][5] * 二十届四中全会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治理思路转向积极发展,利好科技与消费领域,重估股票和资本市场定价基础[1][7] * 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挑战更加体系化成熟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认可度,股市风险偏好提高,外部冲突导致的市场下跌构成买点而非卖点[1][8][9] * 预计2025年中国股市站稳4000点,无二次探底,每次调整是加仓机会,2026年有望挑战2015年高点,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金融是黑马[1][3][10][11] * 美联储可能降息及停止缩表将使流动性宽松,有助于稳定资产预期和价格[12][34] 有色金属板块观点 * 过去一周有色板块整体上涨约1%,工业金属上涨近3个点,贵金属下跌接近11个点,分化受中美贸易磋商推进及国内会议带来的风险偏好变化影响[12] * 美联储可能降息25个BP并停止缩表将使流动性宽松,无论贵金属还是工业金属价格都有望迎来上涨[12] * 铜:长期需求受益于AI等科技领域高速发展,供给端存在扰动,库存处于历史偏低位置增大逼仓风险,推荐西部矿业、洛阳钼业、江铜及铜陵有色[13] * 锡:长周期维度受益于科技周期弹性品种,供给端存在资源博弈成本上升压力,推荐西业股份、华锡有色和兴业银锡[14] * 电解铝:供需格局稳定,海外电力不足可能导致减产,宏观流动性宽松预期提供支撑,相关公司盈利稳健、估值低、股息率高,推荐中国股份、天山铝业、中孚实业、中国宏桥、云铝、中铝[15] 化工行业观点 * 化工行业供给端压力预计逐步缓解,2026年新增供给压力进一步减弱,龙头企业凭借竞争实力实现新增量[16] * 关注煤化工领域的华鲁恒升,其未来大项目预计带来双位数以上业绩增速[17] * 关注氨纶领域的华峰化学,行业价格处于低位正逐步出清,景气度有望复苏[18] * 制冷剂长期趋势看好,配额绑定机制有助于维持健康状态,预计2026年价格逐季度上涨[19] * 新材料领域推荐润滑油添加剂(瑞丰新材、利安隆)和高频高速树脂(盛泉、东财)[2][20] 快递物流与供应链观点 * 快递行业延续反内卷涨价趋势,9月单票收入普遍上涨6分至1毛,全国80%以上区域协同涨价,10月再次调价可能性大,头部公司集中度提升优化竞争格局[21][22] * 推荐申通、圆通等增速较快标的及顺丰等估值具性价比龙头[22] * To B端供应链关注业绩反转的嘉元国际(四季度煤炭供应链量同比翻倍)及稳健分红标的中谷物流(股息率高达7-8%)[23] 能源与基础材料板块观点 * 煤炭:价格回升至770元/吨,受极端天气、电厂补库及采暖季提前等因素推动,预计冬季维持较高水平,2026年全面回到800元以上[4][27][28] * 钢铁:行业处于底部反转阶段,需求端、供给端和成本端三周期反转趋势预计持续两到三年,龙头公司具长周期竞争优势和稳健股东回报,推荐宝钢、华菱和首钢等[4][29][30][31][32][33] * 原油:美欧对俄制裁等地缘政治事件短期推涨油价,但OPEC持续增产能弥补缺口,中长期供需依然宽松,建议逢高做空[24][25] * 石化:发展方向转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及结构高端化,反内卷看好炼化长丝赛道,推荐荣盛石化、恒力石化等[26] 建材、建筑与公用事业观点 * 建材:板块整体涨幅较小但现拐点,关注玻璃纤维(中国巨石、建滔积层板、中材科技)、水泥(华新建材)及消费建材(东方雨虹、汉高集团、三棵树、兔宝宝)[36][37][38] * 建筑:三季度业绩预计差强人意,但存在资源重塑(如中国中冶)、高股息(中国建筑)及"十五五"规划带来的城市更新等结构性机会,11月、12月可乐观[39] * 公用事业:"十五五"规划展望良好,科技发展增加电力需求,三季度业绩普遍超预期(前三季度增速约20%),未来两年电力股估值有望显著修复,港股火电公司PE有望从6-8倍翻倍至15倍[40][41] 其他重要内容 *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需要投资稳定及价格预期合理,目前地产加产业链占比约5-7%,远低于成熟经济体12-15%的水平,今年房地产投资可能负增长14%以上[35] * 实业资本关注寻找优质长期逻辑资产,而非短期波动,与公募基金经理近期止盈降仓位行为形成对比[9]
周期论剑|业绩与确定性
2025-10-27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