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汽车行业:2025 年三季度前瞻及 2026 年展望-China Auto Industry_ 3Q25 preview and expectations into 2026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汽车行业 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 并对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了分析和预测[1][5][87] * 涉及的公司包括比亚迪 吉利汽车 长城汽车 上汽集团 广汽集团 长安汽车 蔚来 理想汽车 小鹏汽车 零跑汽车等主要中外品牌[90][91][1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销量与需求展望 * 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3143.6万辆增长至2025年的3349.9万辆 同比增长7% 并预计在2026年增长至3458.1万辆 同比增长3%[5] * 乘用车批发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2756.3万辆增长至2025年的2954.5万辆 同比增长7% 2026年预计增长至3059.0万辆 同比增长4%[5] * 新能源汽车是主要增长动力 新能源车批发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1286.6万辆增长至2025年的1651.9万辆 同比增长28% 渗透率从2024年的41%提升至2025年的49%[6] * 纯电动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717.6万辆增长至2025年的975.0万辆 同比增长36% 插电混动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511.3万辆增长至2025年的582.0万辆 同比增长14%[6] * 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增长相对平缓 预计2025年增长6%至2446.1万辆 但2026年及以后预计零增长[5][6] * 汽车出口成为重要增长点 2024年总出口量达585.9万辆 预计2025年增长至661.6万辆 同比增长13%[5] 价格段与车型结构变化 * 不同价格段增长分化 8M25数据显示 80万人民币以下及100-150万人民币的NEV乘用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94% 97%和77% 而300-350万及350-400万人民币区间NEV销量同比下滑18%和12%[12] * 按车型级别划分 A00 A0 A级NEV乘用车在8M25同比高速增长85% 87%和22% 而C级和D级车也分别增长59%和77%[14] * 传统燃油车在不同价格段表现疲软 除100-150万人民币区间微增2%外 其他多个价格段在8M25出现同比下滑 其中300-350万及350-400万人民币区间跌幅达15%和19%[8] 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 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68.5% 预计长期将加速向80%迈进[75] * 市场集中度高 前十大主机厂在2024年和1H25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86%和85%[30][32] * 行业产能利用率存在差异 合资品牌利用率从2017年的111%下滑至2025年的63% 而本土品牌利用率相对稳定 在2025年为69%[58] * 主机厂分为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为领先中国品牌 第二阵营为新能源新势力 第三阵营为合资/外资品牌[62][64][66][68] 政策环境与历史周期 * 回顾了2009年和2015年两轮购置税减免政策对销量的刺激作用 分别带来了53%和15%的乘用车销量增长[19][21] * 指出汽车板块市盈率与销量增长加速度存在相关性 在销量增长加速的年份 板块通常有相对更好的表现[24] * 预计2026年有50%的概率延续补贴或某种形式的刺激政策 但可能会增加对新能源汽车能效的考量[88] 盈利能力与折扣水平 * 行业折扣率在2025年6月达到历史高位后 因政府反内卷倡议略有收窄[44][52] * 对主要车企3Q25净利润进行预测 其中比亚迪预计环比下降26%至77.99亿元 理想汽车预计环比下降67%至3.65亿元 而蔚来预计亏损收窄54%至23.60亿元[91][95] * 杰富瑞的2025年净利润预测与市场共识存在差异 例如对比亚迪的预测比共识低19% 对广汽集团的预测为亏损 而共识为盈利[95][96] 其他重要内容 * 指出了影响行业和个股表现的三个关键事件 包括3Q25财报 巴黎 东京和广州车展的新车型发布 以及2026年的政策方向[88] * 详细列出了主要车企的3Q25销量预期 环比变化从理想汽车的-16%到零跑汽车的30%不等[90] * 提供了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巨大增长机遇预测 预计到2030年 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可能达到750万至950万辆 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7%提升至11-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