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uXi AppTec(02359)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7 10: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前三季度总收入达到创纪录的3286亿元人民币 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225%至3245亿元人民币 [6][7] - 调整后非IFRS净利润增长434%至1054亿元人民币 非IFRS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至321% [7] - 持续经营业务的在手订单达到创纪录的59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12% [7] - 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达到108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22] - 稀释后每股收益达到421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79%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药明化学业务收入增长293%至2598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非IFRS毛利率提升58个百分点至513% [8][9] - 小分子DNM业务收入增长141%至1424亿元人民币 管线分子数量达3430个 包括80个商业化项目和87个三期项目 [9][11] - 药明TIDES业务收入增长1211%至784亿元人民币 在手订单增长171% 客户数增长12% 分子数增长34% [10] - 药明测试业务收入达417亿元人民币 与去年同期持平 实验室测试服务第三季度收入增长72% [13][14] - 药明生物学业务收入增长66%至195亿元人民币 新模态业务贡献超过30%收入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地区收入增长319% 欧洲地区收入增长135% 中国地区收入相对持平 日本、韩国及世界其他地区收入增长92% [8] - 收入来源多元化 体现了公司的全球布局和财务表现的稳定性与韧性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加强核心CRDMO能力并扩大产能 以满足客户需求 [7] - 通过"跟随分子"和"赢得分子"策略 小分子CRDMO管线高效转化并捕获高质量分子 [10] - 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签署协议 出售中国临床研究服务业务100%股权 该业务在2025年前三季度贡献总收入的35%和总净利润的007% [23] - 公司加速全球产能建设 包括在中国泰兴的肽产能、新加坡的API工厂、美国的制剂工厂以及瑞士工厂的扩建 [10][54] - 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及注销等方式回报股东 总额达688亿元人民币 占2024年净利润的70%以上 [27][2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进行上调 预计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提升至17%-18% 此前为13%-17% [25] - 预计全年总收入为4350亿至4400亿元人民币 此前为4250亿至4350亿元人民币 [26] - 公司有信心进一步提高2025年调整后非IFRS净利润率 [26] - 由于项目结算周期长于预期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调整为55亿至60亿元人民币 此前为70亿至80亿元人民币 [26] - 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将增至80亿至85亿元人民币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庆祝成立25周年 更新了企业标识 [3] - 公司完成了价值25亿港元的H股收购 用于2025年H股激励计划 [29] - 药明测试业务支持了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自2022年以来约40%的成功对外授权交易 [15] - 苏州设施第四次通过FDA现场检查 证明了GLP运营的质量 [1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在手订单的增长驱动力和TIDES业务产能利用率的展望 [30][31] - 在手订单增长主要由小分子DNM业务驱动 特别是后期临床和商业化项目 TIDES业务在快速增长后继续保持健康增长 实验室测试业务也恢复至双位数订单增长 [32] - 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新签订单(剔除外汇影响)同比增长约18% [33] - TIDES产能部分将用于交付明年的订单 部分为未来新项目准备 全球TIDES产能仍然紧张 新增产能将带来更多商机 [34] 问题: 关于利润率驱动因素和未来展望 [35][36][38] - 利润率提升主要由于生产工艺持续优化改进 以及更多后期和商业化项目显著提升了产能利用效率 [36][37] - 未来公司将与客户和员工分享更多利润 暗示当前的高利润率(约50%)可能已接近峰值 [38] 问题: 关于美国BioSecure法案修订版的影响及客户需求变化 [39][42] - 公司密切关注美国立法进程 相关修正案未提及公司名称 立法过程复杂且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持续与相关方沟通 [40][41] - 客户对公司服务的需求保持强劲 未因立法不确定性而改变服务请求模式 大部分服务能力目前位于中国 [42] 问题: 关于出售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对全年指引的影响及交易时间 [43][46] - 上调后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指引已排除该临床业务 在2025年年报中该业务将被重分类为终止经营业务 [47] - 交易完成时间取决于政府审批 无法预测具体日期 双方正努力推进审批流程 [46] 问题: 关于早期阶段需求复苏情况 [50][51] - 观察到全球早期阶段需求上升 特别是在需要复杂技术的新模态领域 公司有选择性地承接订单以维持健康利润率 [51][52] - 趋势是否具有普遍性仍需观察 但有积极迹象 [52] 问题: 关于小分子业务产能扩张计划 [53][54] - 小分子DNM业务增长强劲 正在中国泰兴基地扩产 年底总反应釜体积将超4000立方米 同时在新加坡建设API工厂(2027年运营)、美国建设制剂工厂(2026年底运营)并扩建瑞士工厂 考虑在中国以外建设更多设施 [54] 问题: 关于订单增长的地区贡献和可持续性 [57][58][59] - 在手订单增长遍布各业务线 地理分布与收入地域分布基本一致 [58][59] - 美国地区增长非常强劲 欧洲也有增长 [60] - 订单通常在18个月内转化为收入 [59] 问题: 关于2026年资本支出指引 [61][62] - 2026年资本支出指引将随2026年一季度业绩指引一同给出 预计支出将远超今年 海外支付比例将明确增加(目前海外支付占比不足三分之一) [62] 问题: 关于小分子CDMO业务增长驱动力 [67][68] - 小分子管线包含多个潜在大型项目 如GLP-1、PCSK9、疼痛管理、神经科学、自身免疫等 CRDMO商业模式有助于持续捕获后期和商业化机会 [68] 问题: 关于美国关税影响及应对策略 [69][70][71] - 策略是加速全球部署 在中国以外建设产能和能力 有关税是系统性挑战 目前客户服务未受影响 客户对质量、效率和速度满意 [69][70][71] 问题: 关于国内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的定价趋势 [75][76][77] - 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势头回升 报告收入反映数月前签订的订单定价 公司更有选择性地承接高利润率新订单以建立长期关系 近期新订单定价改善 预计将转化为收入增长和更好利润率 [76][77] 问题: 关于订单增长的客户类型驱动力(全公司范围及早期发现业务) [78][79][81][82] - 整体订单增长来自多元化客户 接近600亿元的在手订单主要由后期临床和商业化项目驱动 大型药企贡献大部分价值 生物技术公司因持续创新也有贡献 [81] - 早期业务大部分来自生物技术公司 其需求与生物技术融资相关 观察到复苏趋势 若复苏持续 公司有信心凭借差异化早期能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82] 问题: 关于出售临床CRO业务对测试业务利润率的贡献及资金使用计划 [85][86] - 出售临床CRO业务后 测试业务的业务组合将改变 利润率将改善 [86] - 出售所得现金及其他资金将用于支持全球增长及产能和能力建设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