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多行业联合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涉及行业包括科技产业(人工智能、基础软件、集成电路)、制造业(高端仪器、工业母机)、能源(氢能、聚电能、固态电池、光伏、风电)、金属(铜、铝、钒电池、钠电池)、化工新材料、金融、房地产、低空经济、核聚变、脑机接口、智能驾驶、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等[1][3][5][7][9][12][13][14][15][16][17][18][20][21][22][23][24] 核心观点与论据:宏观目标与方向 * “十五五”规划将产业置于首位,创新次之,预示未来五年重点在于将创新转化为制造业动力,并强调以更大力度开放应对外部不确定性[1][3] * 规划设定经济总量目标,要求保持合理区间,并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应2020年GDP翻番,经济增速需达4.7%,短期内(2026年和2027年)或维持5%增长目标[1][3] * 规划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和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反映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占比[1][3] * 规划提出提升居民消费率、增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或将消费率提升作为约束性指标(例如浙江省目标从2019年的37.8%提升至2025年的40%),激励地方刺激消费[1][4] 核心观点与论据:科技与数字化 * “数字化”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词,重点是智慧化转型,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及传统基础设施等领域[5] * “数”指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智”指全面实施人工智能加行动,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5] * 政府将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基础软件(如国产办公软件、芯片设计EDA软件、税务系统、数据库)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计算机公司带来增量机会[1][6] *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章节提到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及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 核心观点与论据:能源与金属 * 能源领域将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重点发展氢能、聚电能及固态电池等颠覆性技术(例如中国每年投入约200亿元用于实验堆建设)[7][8] * 关注氢能龙头企业(如金风科技)及光伏、风电行业在反内卷逻辑下的盈利修复预期[8] * 看好铜和铝金属板块,铜的需求受益于储能和高效电力利用材料增加,铝的供给受中国不允许煤电输出影响而受限[2][10] * 同时关注新材料如钒电池和钠电池等新能源储能体系材料[2][10] 核心观点与论据:高端制造与新兴产业 * 高端制造业重点方向包括算力建设(PCB设备、耗材、液冷技术)、新型举国体制推动集成电路、高端仪器及工业母机发展[15] * 人形机器人在工业仓储、物流、养老等闭环场景有落地可能,2026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V3版本预计迈向破万量产级别[14][16] *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关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货运相关低空装备[20] * 核聚变作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研发投资不断增加,涉及磁体系统、真空设计部件、电源系统等环节[21] * 脑机接口被列为重点方向,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76亿美元以上,医疗是下游应用最成熟的行业[22] 核心观点与论据:金融与房地产 * “金融”在规划中被提及17次,重点包括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做好五篇大文章、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建设金融基础设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等[23] * 与五篇大文章相关的信贷投放数据表明,截至三季度末绿色贷款同比增21.7%,中小企业科技贷款同比增22.3%,显著高于各项贷款整体增速[23] * 房地产市场强调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宅供给,核心城市仍有开发机会(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建面降6.2%,但核心30城成交建面同比涨约5.2%,其成交总价占百城82%)[24] * 提升绿色好房子、品质和物业服务质量,将增加物业公司营收[24] 其他重要内容 * 智能驾驶政策完善将利好L2+及Robot Taxi产业链,重点关注20万元以下车型L2+渗透率提升及脱手、脱眼监测提示等新增量[17] * 2025年预计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1,300万辆左右,2026年以旧换新政策可能退坡,零部件相较于整车更具投资机会[18] * 化工新材料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OLED有机材料、新兴产业轻量化材料及AI算力基础设施相关的高频高速树脂与液冷材料[12] * 能源安全重要性凸显,长期看好油气和油服板块[13]
多行业联合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稿
2025-10-28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