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irby(KEX)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卡比海运卡比海运(US:KEX)2025-10-29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1.65美元,同比增长6% [4] - 海洋运输板块收入为4.85亿美元,营业利润为8900万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8.3% [10] - 海洋运输总收入(内陆和沿海合计)同比减少120万美元,营业利润同比减少1100万美元(下降11%) [10] - 与2025年第二季度相比,海洋运输总收入下降1.5%,营业利润下降11% [10] - 分销与服务板块收入为3.86亿美元,营业利润为4300万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1% [13] - 与2024年第三季度相比,分销与服务板块收入增加4100万美元(增长12%),营业利润增加1200万美元(增长40%) [13] - 与2025年第二季度相比,分销与服务板块收入增加2300万美元(增长6%),营业利润增加700万美元(增长21%) [1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拥有4700万美元现金,总债务约为10.5亿美元,债务与资本比率改善至23.8%,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为1.3倍 [16] - 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2.2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改善至1.6亿美元 [17] - 2025年全年预计产生6.2亿至7.2亿美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内陆海洋运输 - 内陆业务贡献了海洋运输板块约80%的收入 [10] - 第三季度平均驳船利用率在80%中段范围,低于2025年第二季度的水平 [5][11] - 长期合同(一年或以上)贡献约70%收入,其中57%来自期租,43%来自包运合同 [11] - 现货市场价格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低至中个位数下降 [5][11] - 第三季度续签的定期合同费率与去年同期持平 [5][11] - 内陆收入同比2024年第三季度下降3%,环比2025年第二季度下降4% [11]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在10%高段范围 [5] - 截至第三季度末,内陆船队拥有1105艘驳船,代表2450万桶运力,预计2025年底保持相似规模 [13] 沿海海洋运输 - 沿海业务贡献了海洋运输板块约20%的收入 [12] - 平均驳船利用率在90%中高段范围 [6][12] - 沿海收入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1% [12] - 约100%的沿海收入来自定期合同,且100%为期租合同 [12] - 定期合同续签费率同比平均增长中双位数百分比 [6][12] - 营业利润率约为20% [6][12] - 沿海船队预计在2025年保持不变 [13] 分销与服务 - 发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营业利润同比增长96% [7][14] - 发电业务收入环比增长24%,营业利润环比增长87%,营业利润率为低双位数范围 [14] - 发电业务占板块总收入的45% [14] - 商业与工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营业利润率为高个位数范围 [7][15] - 商业与工业业务占板块总收入的44% [15] - 商业与工业业务收入环比下降3%,营业利润环比下降13% [15] - 石油与天然气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9%,但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环比持平 [7][15] - 石油与天然气业务占板块总收入的11%,营业利润率为低双位数范围 [15][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成本管理,以提高营业利润率,分销与服务板块季度营业利润率达到11% [8] - 长期驳船建造存在限制,抑制了新供应 [5] - 沿海市场基本面强劲,得益于大型船舶供应有限和稳定的客户需求 [6] - 公司致力于平衡的资本配置方法,利用现金流机会性地回报股东资本,并寻求长期增值的投资和收购机会 [19] - 公司在内陆市场的结构性优势以及发电业务不断增长的订单量为未来增长提供了潜力 [20] - 公司预计内陆驳船周期还将持续数年,因为供应受限 [20] - 公司正在投资于更高功率节点的发电产品,以参与更大规模的项目 [9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三季度总体业绩稳健,由发电业务的强劲客户需求和所有业务的严谨运营执行所驱动 [4] - 内陆市场在第三季度出现短期疲软,主要由于有利的季节性天气、改善的航行条件、炼油和化工客户使用较轻的原料以及行业驳船维护减少 [5] - 进入第四季度,市场条件已见改善,驳船利用率提升至80%高段范围 [21][35] - 预计随着季节性天气因素可能进一步减少行业驳船可用性,第四季度利用率将得到支持 [21] - 沿海市场条件预计保持强劲,驳船利用率维持在90%中高段范围,收入和利润率与第三季度水平一致 [24] - 分销与服务板块展望反映扩张市场的强势,发电业务是关键驱动力 [24] - 在石油与天然气领域,预计收入将出现低至中双位数下降,但盈利能力因成本管理和EFRAC设备交付而改善 [25] - 预计2025年全年分销与服务板块收入将实现中个位数增长,营业利润率为高个位数 [25] - 2025年将是创纪录的盈利年份 [20] - 总体而言,预计内陆收入和利润率将从第三季度适度改善 [22]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三季度资本支出为6700万美元,主要用于设备维护 [17] - 第三季度使用1.2亿美元回购股票,平均价格为91美元,季度结束后额外回购了4000万美元 [17]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可用流动性约为3.8亿美元 [17] - 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在2.6亿至2.9亿美元之间,其中1.8亿至2.1亿美元用于海洋维护资本和现有设备及设施改进,最多约8000万美元用于两个业务的增长资本支出 [18] - 在缺乏收购的情况下,公司计划将大部分自由现金流继续用于股票回购 [2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发电业务的增长轨迹和波动性 [29] - 该业务仍会有些波动,但会比以前平缓,主要由于不同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发动机供应交付时间表不同 [31] - 订单量非常强劲,来自所有客户,包括表后和电源模块 [31] - 订单积压处于创纪录水平,同比和环比均增长中双位数百分比 [31] - 建议关注全年同比数据,预计将持续增长,增速可能在10%至20%之间,但季度间会有波动 [31][76] 问题: 内陆市场第四季度改善的驱动因素 [32] - 第三季度是多种因素汇合的结果,包括好天气、船闸延误少、炼油厂使用轻质原料、化工市场疲软以及行业维护减少 [33] - 进入第四季度,出现积极迹象:炼油厂正试图使用更多重质原料,化工市场显现初步复苏迹象,公用事业需求上升 [33][35] - 内陆驳船利用率已从第三季度的低点80%改善至87.6% [35][60] - 化工市场的宏观改善和原料变重将是关键驱动因素 [82] 问题: 内陆现货市场价格趋势和与合同价格的差距 [41] - 第三季度现货价格环比和同比下降低至中个位数 [5][42] - 进入第四季度,现货价格已显现企稳并开始走强的迹象 [44] - 现货价格目前仍高于合同价格 [48] - 行业基本面依然积极,预计今年交付约50艘新驳船,明年订单簿仅约30艘,而退役驳船超过50艘,供需平衡保持有利 [46] 问题: 对先前业绩指引的更新 [49] - 指引没有更新,由于现货价格下降,预计将处于指引区间的低端 [50] 问题: 内陆市场状况和现货价格走势的澄清 [57][59] - 市场利用率在第三季度触底于80%,目前为87.6%,呈现月度、季度改善趋势 [60] - 某些特种船队目前已完全利用 [60] - 自第三季度低点以来,现货价格已经走高 [62] 问题: 发电业务订单积压的规模 [63] - 订单积压处于5亿至10亿美元区间,同比和环比均增长中双位数百分比 [64] - 订单出货比远高于1 [66] - 公司未来可能考虑披露积压或订单出货比 [66] 问题: 发电业务的客户集中度和执行能力 [71] - 客户组合正在不断扩大,涉及共址数据中心和工业客户等,但由于保密协议无法透露具体客户名称 [73] - 公司在服务方面具备优势,这是许多竞争对手所缺乏的 [74] - 业务能力不仅包括发电,还包括从EFRAC业务发展而来的配电和控制系统 [78] 问题: 内陆定期合同续签前景和驱动因素 [81] - 第四季度约有40%的定期合同组合需要续签 [88][89] - 市场已趋稳定,如果利用率能保持在80%高段至90%范围,续签存在积极机会 [82] - 关键驱动因素是化工市场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炼油厂原料变重 [82][83] - 公司船队规模稳定,约1100多艘驳船,已度过维护高峰期 [84] 问题: 数据中心项目收入确认周期和执行更大项目的能力 [91] - 收入确认周期因发动机供应而异,可能为一到两年 [92] - 收入通常在发货时确认,这导致了业绩的波动性 [94] - 公司正在开发更高功率节点的产品(如15-20兆瓦范围),以参与更大规模的项目,但目前尚未完全就绪 [93] 问题: 内陆市场疲软是否带来并购机会 [96] - 市场疲软可能使一些资产负债表较弱的运营商考虑出售,边际上对并购有利 [97][98] - 并购难以预测,但公司已准备好并持续关注机会,同时也在通过回购返还资本 [98][109] 问题: 沿海市场对原油原料的敏感性 [100] - 沿海市场对原料变化的敏感性低于内陆市场,因为船队更集中(ATB单元少于200个),供应非常紧张 [101] - 目前没有新造船计划,任何有意义的的新产能进入市场至少需要2-3年 [102] 问题: 历史上促成并购的催化剂 [106] - 历史上并购催化剂包括现金流压力(接近破产)和周期担忧(卖家希望在周期顶部而非底部出售) [108] - 公司资产负债表处于历史最佳水平,有充足能力进行收购或股票回购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