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SMPT(00522)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09: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集团收入为4680百万美元 环比增长76% 同比增长95% 主要由SMT业务增长驱动 [9] - 第三季度集团订单额为4625百万美元 订单取消后订单额应为4866百万美元 环比增长15% 同比增长201% [9] - 集团账面收入比率为104 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SMT比率为112 SEMI比率为096 [9] - 集团调整后毛利率为377% 低于正常水平 年初至今调整后毛利率保持在约40% [10] - 集团运营费用环比增长62% 同比增长53% 主要由于战略性研发和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外汇影响 [10] - 集团调整后营业利润为1244百万港元 环比下降266% 同比下降303% 主要由于毛利率下降和运营费用增加 [11] - 集团调整后净利润为1019百万港元 环比下降244% 但同比大幅增长2452% [11]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24港元 [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SEMI解决方案部门收入为2405百万美元 环比下降65% 但同比增长50% 环比下降主要由于关键客户AI技术路线图的时间安排以及台风造成的发货中断 [12] - SEMI部门订单额为2078百万美元 环比下降17% 同比下降124% 排除取消后订单额应为2319百万美元 环比增长96% [12] - SEMI部门调整后毛利率为413% 低于正常水平 环比下降由于引线键合机贡献度更高 TCB收入降低以及第三季度制造利用率相对较低 同比下降由于2024年第三季度TCB制造爬坡的高基数效应 [13] - SEMI部门调整后分部利润为826百万港元 环比下降528% 同比下降415% 主要由于毛利率下降和运营费用增加 [14] - SMT解决方案部门收入强劲 达2275百万美元 环比增长28% 同比增长146% [14] - SMT部门第三季度订单额为2547百万美元 环比下降5% 但同比增长518% 环比略微下降由于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大额订单的高基数效应 [15] - SMT部门毛利率为339% 环比上升136个基点 同比上升163个基点 分部利润为1630百万港元 环比增长205% 同比增长656% 均受较高销量效应驱动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中国市场 需求由电动汽车和所有设备组的高工厂利用率驱动 [3] - SMT的强劲表现由亚洲市场驱动 包括AI服务器和中国的电动汽车 但中国以外的汽车和工业领域贡献仍然疲软 [15] - 主流业务将得到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和中国稳定需求的支持 而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复苏的能见度仍然较低 [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热压焊接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在先进逻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并迅速进入高带宽内存领域 在HBM4方面拥有先发优势 [3] - 公司的HBM TCB解决方案实现了比竞争对手更好的良率 并且正在引领向HBM4的过渡 [4] - 公司在光学收发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是800G收发器的关键供应商 并积极参与下一代16T光子学解决方案 [6] - 公司通过自愿清算Sun Churn AEC计划进行战略性重组 以优化全球供应链 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 预计将提高成本竞争力 敏捷性和弹性 [8] - 公司的TCB总目标市场预计在2027年有可能超过10亿美元 由AI生态系统投资新闻支持 [17] - 公司的全球布局将为应对任何潜在影响提供灵活性 并将继续密切关注形势并适时调整 [18] - 公司在混合键合领域积极与关键逻辑和内存厂商合作 第二代解决方案在对准精度 键合精度 占地面积效率和每小时单位数方面具有竞争力 [5][4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继续经历由AI驱动的强劲势头 集团的先进封装和主流业务持续受益于AI的持续采用 [3] - AI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 数据传输和电源管理 促进了主流业务的需求 [3] - 尽管集团尚未受到关税政策的实质性影响 但承认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17] - 对于2026年 公司预计将是一个增长年 主要由AI驱动的先进封装推动 并得到主流业务持续势头的支撑 [98] - 公司对TCB需求前景保持信心 [5]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三季度SMT订单量好于预期 显示出业务复苏的迹象 SMT的AP解决方案实现了强劲的订单同比增长 [6] - 集团在第三季度实现了盈利 不包括战略性重组成本 [8] - 第三季度有一个孤立的订单取消 涉及面板沉积工具 来自一家领先的高密度基板制造商 这是一个一次性事件 [9] - 公司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收入在470百万美元至530百万美元之间 按中点计算环比增长68% 同比增长143% 高于市场共识 [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HBM4的评论 市场份额展望以及fluxless TCB的采用时间表 [19] - 公司相信已确立自己作为HBM4市场主要供应商的地位 已从两个主要HBM厂商获得HBM4订单 正在与领先的厂商洽谈 [22][23] - 随着行业堆叠层数越来越高 从HBM4到4E到5 采用fluxless解决方案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I/O数量将继续增加 间距可能缩小 芯片间隙将变小 [22] 问题: 第三季度先进封装和TCB出现暂停的原因 以及第四季度SEMI和TCB增长展望 [24] - 暂停主要是由关键客户技术路线图的时间安排驱动 当客户发布新架构时 公司将获得订单 TCB需求往往有些波动 [25] - 技术路线图将驱动HBM和逻辑两方面的需求 [26] - 第四季度集团订单额预计与第三季度报告的数字持平 但将是连续第七个季度同比增长 SEMI订单预计环比增长 主要由于TCB SMT订单预计环比下降 由于前期高基数效应 [27][28] - 公司有信心在第四季度从领先的晶圆厂所有设备组合作伙伴那里获得用于OS应用的大额TCB订单 这些订单很可能在2026年初建造 并将对毛利率产生积极影响 [29][30] 问题: 处置AEC业务后运营费用的展望 以及fluxless TCB在内存和领先晶圆厂的量产时间表 [33] - AEC清算带来的节省大部分将惠及销售成本 而非运营费用 运营费用方面没有变化 公司今年将增量投资350百万港元于研发 因此本年运营费用将与去年相似或略有增加 [35][36] - 在逻辑方面 等离子体技术已得到领先晶圆厂的认可 但芯片到晶圆的需求今年不会显著 预计2026年会出现拐点 在内存方面 采用fluxless TCB的时间取决于行业堆叠层数的增加 这是不可避免的 [37][39] - 在中国市场 TCB业务量仍然低于世界其他地区 但中国有提升先进封装水平的雄心 [40] 问题: 芯片到晶圆与芯片到基板的业务机会对比 以及HBM4订单是样品工具还是生产工具 [41] - 芯片到晶圆的业务量预计仍将小于基板业务 因为目前只有领先的晶圆厂在为特定终端客户使用TCB [42] - HBM4订单已经用于某种小批量生产 [42] 问题: 第二代混合键合工具的竞争力 应用领域以及订单状态 [43] - 公司正在为逻辑和内存提供混合键合解决方案 并积极与关键厂商合作 目前一些关键厂商仍处于评估阶段 尚未获得订单 [43][44] 问题: 主流半导体解决方案的复苏前景 客户情绪是否改善 [47] - 主流需求令人鼓舞 AI也促进了主流需求 中国业务量在过去几个季度有所回升 关税情况稳定后 客户下订单的信心增强 预计主流需求将趋于稳定 特别是来自中国的需求 [48][49] 问题: TCB工具的交货时间 以及逻辑和HBM的拐点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还是下半年 [50] - TCB内部组装效率高 交货时间主要取决于物料供应 若客户提供更多能见度 交货时间会缩短 [50] - 逻辑方面 若赢得大额订单 收入很可能在2026年初实现 HBM方面 收入时间取决于关键客户技术路线图的时间安排 [50] - 芯片到晶圆的订单希望尽快到来 预计2026年会有发货 不会延迟到2027年 [52] 问题: SEMI解决方案毛利率的近期和长期展望 [55] - AEC清算带来的节省将在第四季度逐渐显现 并在明年全面体现 [56] - 第四季度SEMI毛利率预计将略有提升 由于TCB收入贡献持续较低 但引线键合势头持续 长期来看 技术在HBM和先进逻辑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AEC清算将支持SEMI毛利率回到40%中段水平 [56] 问题: 混合键合在HBM中的应用层级 以及在领先晶圆厂的机会 [57][58] - 公司希望客户能继续使用TCB直至20层 但也准备为20层及以上的HBM提供有竞争力的混合键合解决方案 [57] - 公司正在积极与领先的逻辑和内存厂商合作 了解现有痛点 并通过工程创新来解决 对第二代和未来第三代解决方案充满信心 [59] 问题: HBM4订单采用的是fluxless TCB还是flux TCB [60] - 目前仍然是fluxless TCB [60][61] 问题: TCB设备的当前和未来客户集中度 [64] - 客户基础已拓宽 不仅限于领先晶圆厂及其所有设备组 HBM厂商 还积极与所有需要TCB解决方案的顶级AI客户合作 [65] 问题: 沉积设备订单取消的原因 是否与子公司Next有关 [66] - 取消来自Next 原因是现有产能消化速度慢于预期 属于产能消化情况 与AI无关 [66][84] 问题: SMT解决方案的毛利率是否正常化 能否回到高水平 [69] - 当前毛利率水平是由于终端市场构成不同 几年前汽车和工业领域贡献大 利润率较高 除非终端市场构成改变 否则当前利润率水平将维持 [69] 问题: TCB总目标市场10亿美元的细分 以及公司的目标市场份额 [70][72] - 动态来看 长期HBM的TCB总目标市场将大于逻辑 因为每芯片需要的HBM堆栈数量更多 [71] - 公司目标是在整个TCB总目标市场中达到35%至40%的市场份额 [72] 问题: AI业务的大致收入贡献 [77] - 公司不分享具体数字 因为AI同时惠及先进封装和主流业务 主流业务如引线键合机等具有通用性 难以精确归因 [77] 问题: 沉积设备订单取消的组件是否可转售给其他客户 以及客户所在地 [78][80] - 此次取消没有库存相关问题 客户所在地不便透露 取消与AI无关 是特定应用领域的独立事件 [79][80][84] 问题: TCB对毛利率的影响以及未来的运营杠杆 [88][89] - TCB利润率稳定 并对半导体业务有积极贡献 [90] - 运营杠杆受产品组合和部门组合影响 长期来看 随着TCB等应用带来积极贡献 以及AEC清算带来运营效率提升 公司确信半导体毛利率将保持在40%中段并逐步上升 集团毛利率也将达到40%并逐步改善 [91][92] - 运营费用方面 公司致力于研发投资 同时寻求提高整体效率和生产率的机会 具体数字有待下一季度预算流程完成后分享 [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