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工业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行业[1][2] * 核心公司包括本土龙头埃斯顿(ESTUN)和汇川技术(INOVANCE),以及海外品牌如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库卡(KUKA)、ABB等[3][7][40] 核心观点与论据 整体市场趋势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工业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其中项目型市场下降4%,OEM市场增长2%,预计2025年全年增长为0%[6][27] * 2025年第三季度工业机器人总销量为81,000台,同比增长7%,但环比下降6%,与2025年第二季度强劲的同比增长20%和环比增长12%相比显著放缓,年初至今同比增长13%,而2024年全年增长为4%[6][27] * 协作机器人(Cobots)在2025年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同比增长31%,但较2025年第二季度52%的同比增长有所减速,大型六轴机器人(+6%)、小型六轴机器人(+5%)和SCARA机器人(+2%)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长均较为温和[27] 市场份额变化 * 本土工业机器人品牌总市场份额在2025年第三季度达到55%,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超越海外品牌(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延续了本土品牌在2025年市场份额提升的趋势[3][27][40] * 埃斯顿在整体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持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0%(同比+7%,环比-11%),汇川技术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8%,销量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8%,在SCARA领域的增长抵消了大型六轴机器人的表现不佳[27][40] * 在小型六轴机器人市场,本土品牌市场份额增至58%(环比+4pp,同比+7pp),埃斯顿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0%(环比-1pp,同比-1pp),汇川技术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6%(环比-2pp,同比+2pp,销量环比-59%,同比-43%)[27][42] * 在大型六轴机器人市场,本土品牌市场份额维持在33%(环比-1pp,同比0pp),埃斯顿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5%(环比+1pp,同比+6pp,销量同比+71%,环比+14%),汇川技术排名第十,市场份额为2%(环比-3pp,同比-2pp,销量环比-64%,同比-50%)[27][44] * 在SCARA机器人市场,汇川技术的市场份额环比提升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至25%,从2025年第二季度的市场份额大幅下滑中恢复,反映出竞争激烈的市场,其环比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对领先海外厂商爱普生(市场份额从21%降至15%)的份额夺取[27][46] 工业自动化组件市场表现 * 汇川技术在伺服系统(市场份额32%,环比-3pp,同比+3pp)和低压变频器(市场份额21%,环比-4pp,同比+1pp)领域保持排名第一,在中大型PLC市场保持第四名,市场份额为5%(环比-1pp,同比0pp),是前五名中唯一的本土玩家,在小型PLC市场也保持第四名,市场份额为6%(环比-1pp,同比0pp)[7][28][50] 终端市场表现 * 工业机器人市场在大多数领域的增长与2025年第二季度相比普遍减速,半导体/锂电池/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了强劲的同比增长(+30%/+17%/+16%/+13%),但较2025年第二季度有所减速,电子/汽车/金属制品/化工产品领域的同比增长较为温和(+8%/+6%/+4%/+3%),光伏行业仍然是唯一且表现显著不佳的领域,同比下降22%[27][35][36] 其他重要内容 库存与出口 * 工业机器人产量与国内销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025年第三季度约为123,000台),部分原因在于出口约51,000台(2025年第二季度:约50,000台,2025年第一季度:约38,000台),在净出口之后,剩余的库存积累相当于约1.6个月的出货量(2025年第二季度:1.8个月,2025年第一季度:1.0个月)[27] 关键零部件市场 * 根据估算,2025年第三季度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行业的销售台数可能分别实现了同比增长6%和11%[38] 覆盖公司估值与风险 * 报告列出了相关覆盖公司的估值和关键风险,例如对汇川技术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2.1元,较当前股价有6%上行空间,主要风险包括利润率趋势弱于预期、中国资本开支周期复苏弱于预期等[52][53]
中国工业科技_2025 年三季度机器人自动化格局分析_市场份额如何变化China Industrial Tech_ 3Q25 Robot_Automation Landscape Analyzer_ How are market shares shifting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