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概览 * 纪要涉及中国银行业,特别是覆盖范围内的主要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银行[1] * 行业整体呈现核心运营趋势改善,尽管投资收入有所下降[1] * 多数国有大行在3Q25的利润增长较1H25有所提高,得益于稳定的信贷质量[1] * 宁波银行和农业银行报告了优于同业的整体趋势[1] 核心运营趋势与盈利能力 净息差与净利息收入 * 尽管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仍面临净息差压力,但多数覆盖范围内的股份制银行在3Q25实现净息差反弹,得益于资金成本下降、更审慎的贷款增长和定价[2] * 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不仅实现净息差环比反弹,还实现了同比改善,因其近年专注于风险消化和客户基础改善而非规模增长[2] * 宁波银行在覆盖范围内保持最高的净利息收入增长,受市场份额增长和显著低于平均的净息差同比压力推动[2] * 国有大行净息差压力持续,部分由于3Q25低收益债券投资和票据增长较快,但多数银行预计净息差压力将进一步缓和[2] * 覆盖银行整体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从2Q25的0.5%提升至3Q25的2.7%[11] * 工商银行指引全年净息差为1.26%,而9M25为1.28%,暗示4Q25净息差压力缓和[13] * 交通银行预计在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压力下,4Q面临一些净息差压力,但中长期净息差收缩应会缓和[13] * 建设银行3Q25净息差环比下降10.5个基点,管理层预计净息差收缩将缓和并有信心保持同业领先水平[12][14] * 邮储银行有信心保持其净息差优势[15] * 中国银行预计2026年金融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存款成本下降更明显,整体明年净息差收缩将收窄[15] 手续费收入与非息业务 * 更多银行在3Q25报告健康的手续费收入增长,平均手续费收入增长从2Q25的同比1.4%加速至11.1%[3] * 手续费收入改善得益于资本市场活动回暖以及保险销售持续强劲,特别是过去代理业务费率下调的影响过后[3] * 宁波银行手续费收入引领增长,同比增幅达94%,农业银行在2Q25增长超30%后保持了23.6%的同比增幅[3] * 国有大行手续费收入平均同比增长9.8%,由农业银行引领[16] * 工商银行表示手续费收入逐季改善,由强劲的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驱动[17] * 交通银行预计4Q手续费收入表现更好,全年手续费收入持续增长[17] * 中国银行看到国内手续费收入增长边际改善,并有信心保持手续费收入增长[18] 投资收入与整体营收 * 由于投资收入下降,营收和拨备前利润增长从2Q25水平放缓[3] * 债券相关交易收入因收益率反弹给银行营收带来波动,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银行交易收益平均同比下降约40%[19] * 大型银行如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交易收益同比增加44-52%,因有更多方式平滑市场波动和利用交易机会[19] * 由于交易收入波动,平均营收趋势较2Q25略弱,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环比增长更好,而除宁波银行外,区域性银行营收增长由中高个位数增长转为中个位数下降[20] * 平均成本收入比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宁波银行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成都银行上升2-3个百分点[21] 利润增长 * 银行利润趋势在3Q25继续反弹,国有大行利润反弹加速至中个位数,得益于信贷成本进一步下降,而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银行分化更大[22] * 覆盖银行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1.9%[10] * 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中信银行引领股份制银行,同比利润反弹分别为10.3%、7.6%和3.5%,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下降约10%[22] 资产负债表与业务发展 资产增长与结构 * 贷款增长普遍放缓至环比低于1%,被视为资产收益率稳定的好迹象[34] * 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贷款余额环比下降约1.6%,宁波银行以2.6%的环比贷款增长领先,同时净息差环比提高约5个基点[34] * 工商银行指出信贷需求暂时疲软,但相信政策支持将带来未来几个季度更好的需求,仍旨在快速增长普惠贷款[35] * 邮储银行贷款投放进度符合管理层预期,9M25完成超90%,预计2025年信贷投放更均衡,非信贷资产配置更灵活[36] * 国有大行生息资产增长普遍快于贷款增长,暗示可能购买了更多政府债券,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环比增长领先[37] * 平均生息资产环比增长1.4%[39] * 同业资产平均环比下降1.5%[42] 存款与市场份额 * 存款市场份额部分由中型银行转向国有大行,国有大行存款平均环比增长0.7%,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领先[38] * 招商银行存款环比增长1%,受强劲零售业务推动,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工业银行和平安银行存款环比下降1-4%[38] * 国有大行存款平均环比增长0.7%[45]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不良贷款与拨备 * 整体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覆盖银行平均为1.15%[4][47] * 邮储银行、成都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1-2个基点[47] * 拨备覆盖率小幅环比下降,平均下降3.5个百分点至263%,受邮储银行、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拖累[48][53] * 贷款拨备率平均小幅上升1个基点至2.87%[48][54] * 浦发银行继续增提拨备,拨备覆盖率上升4个百分点至198%,贷款拨备率上升12个基点至2.56%[48] 信贷成本与风险展望 * 多数银行信贷成本持续降低以缓冲利润,覆盖银行平均信贷成本环比下降14个基点至0.6%[49] * 国有大行信贷成本下降更多,环比下降19个基点至0.39%,建设银行下降更明显[49] * 民生银行信贷成本较高部分由于与部分房地产贷款相关的核销,拖累了利润增长[49] * 交通银行关注零售资产质量,因不良贷款生成率和逾期贷款率上升,公司端整体资产质量稳定,房地产和建筑风险尚未完全消化[50] * 邮储银行3Q不良贷款生成率为0.23%,与2Q持平,零售端压力更大,但零售不良生成在3Q25趋稳,预计经营贷资产质量将很快稳定[50] * 工商银行新生成不良贷款主要来自房地产领域,风险在2023年中见顶后正在缓和,按揭贷款不良生成预计放缓[50] * 农业银行有信心保持优于同业的零售信贷质量稳定[50] * 建设银行预计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零售信贷质量可控[50] 资本状况 风险加权资产与资本充足率 * 风险加权资产增长略加速至环比2.0%,尽管信贷增长放缓,且在许多银行超过生息资产和贷款增长[55] * 工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反弹最快,环比增长4.4%[55] * 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下降2.39个基点和14.9个基点[56] * 宁波银行因利润增长放缓,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显著下降,而风险加权资产快速增长拖累工商银行资本比率[56] 股息分派 * 所有6家国有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宣布了中期股息分派,包括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区域性银行如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重庆农商行也宣布了分派[9]
中国银行业 2025 年第三季度综述 - 第三季度核心经营趋势改善China Banks 3Q25 Wrap-3Q25 Improving Core Operating Tr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