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锂电池及关键材料(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六氟磷酸锂、隔膜)和储能行业[1][2][3] * 涉及公司包括推荐标的(未具名)、上泰公司、中科公司、璞泰来、恩捷公司、新闻材质公司、天赐、多氟多、天启、华升锂电、福日股份、龙蟠科技、万润股份、尚太科技、中科富太等[9][10][11][12][19][20][15][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需求与预测 * 2026年全球电池需求预计增长20%-25%,动力电池增长约20%,储能增长接近25%[1][3] * 乐观情形下,2026年整体出货量可达800吉瓦时以上,同比增速接近50%[1][7] * 2025年全球储能出货量约600吉瓦时,2026年有望达800吉瓦时[13] * 国内储能市场受政策(如136号文)和容量电价机制驱动,投资可能前置,"十五五"规划新增装机量800吉瓦时,头两年可能完成大部分[1][5] * 美国市场增量主要来自数据中心,其配储需求(假设30%配储功率及4-6小时时长)将带来显著的吉瓦时级别增长[1][6] 供给端与供需格局 * 动力锂电池头部厂商2026年将保持较高稼动率,材料环节扩张速度低,多数环节供给扩张不到10%[1][8] * 若需求超预期,材料价格反转趋势明确,工序紧张或延续至2026年二季度[1][8] * 正负极材料行业整体平均产能利用率达70%-80%,头部产能接近满产甚至超产,行业扩张谨慎[1][9] * 隔膜行业2026年需求增速预计25%-30%,供给侧基本无新增产能,仅少量海外产能增量(约10亿平米以内),行业将继续保持供需紧张状态[18] 价格趋势与盈利预期 * 自2025年三季度以来,储能电芯、六氟磷酸锂、隔膜等产品已进入涨价通道[2][18]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25年七八月份最低点约5万元/吨涨至10月初的6万元/吨,目前达11万元/吨,实现翻倍增长,主要因储能需求旺盛和龙头企业高产能利用率(如天赐产能利用率90%)[1][14] * VC添加剂价格从底部45,000元/吨不到上涨至55,000-57,000元/吨,因前期超跌亏损,目前部分龙头企业恢复盈利[16] * 恩捷公司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回升,出货量环比增长约25%,预计全年出货111亿平米,同比增速60%以上,若2026年普遍涨价10%,单品利润可恢复到约两毛钱[19] * 上泰公司三季度单吨盈利2,500元,预计四季度有望恢复到3,000元,若价格上涨1,000元,对应单吨盈利达3,700元[10] 其他重要内容 具体公司业绩与展望 * 推荐标的公司预计2025年出货105-110万吨,2026年至少140万吨,磷矿投产后有望降本,不考虑涨价单吨盈利可达2,000元[9] * 璞泰来公司三季度负极材料业务实现小幅盈利,2026年股权激励目标净利润30亿元[12] * 新闻材质公司2025年三季度出货量约12亿平米,环比增长5%,单品净利微利[20] 行业动态与估值 * 隔膜行业干法、湿法技术在2025年三季度召开反内卷会议,以应对竞争压力[3][17] * 六氟磷酸锂企业如天赐(估值15-16倍)、多氟多(估值10倍出头)、天启(估值10倍出头)在特定价格假设下利润可观[15] * 负极材料企业如尚太科技目前单吨盈利2,000多元,中科富太在一两千元水平,在供不应求背景下具备涨价基础[9] 风险与机会 * 全球储能行业需求增长确定性高,锂电材料行业因过去周期下行导致扩产谨慎,2026年将迎来明确反转,供需关系扭转将带来企业利润弹性[21]
储能需求有望超预期,产业链价格反转趋势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