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涉及光伏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和工业硅市场[1] * 提及协鑫、大全能源等公司[16][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多晶硅市场近期动态与库存 * 7月至9月市场经历价格上涨和库存累积,9月底至10月出现库存拐点,现货市场库存最高接近27万吨[1] * 市场处于涨价累库状态,若下游减少采购,上游压力将增大[10] * 11月至12月多晶硅产量预计小幅下降[3] 价格走势与成本分析 * 西南地区枯水期电价上涨至0.45元/千瓦时,多晶硅企业完全成本含税价约为5.25万元/吨[1] * 内蒙和新疆企业完全成本含税约为4.5万元/吨,现售价为5万至5.5万元,处于盈利状态[16] * 工业硅价格区间预计为8,700至9,200元/吨,其现金成本已超过现货和期货价格[21][20] * 多晶硅合理价格区间在5至5.5万元之间,4.5万元被视为政策支撑下的夯实底部[3][24][17] 供需关系与未来预期 * 从10月开始,供给端排产继续增加,但需求端排产环比走弱,出口订单减少[6] * 预计2026年全球直流侧光伏总需求将下降,中国分布式光伏基本抹零,大型电站开发成为主要支撑[12] * 对中国2026年装机量的悲观预测低于200GW,合理预估为240GW,对应多晶硅需求约127万吨[12][13] * 海外多晶硅产量预计增至16万吨,其中阿曼中资项目贡献10万吨[13] 政策影响(反内卷与收储平台) * 各方对收储平台建设和反内卷政策高度关注,这些政策正在积极推进[4] * 传闻多晶硅收储平台第一批将收储50万吨产能,价格约6万元/吨,总金额约300亿元,但信息未获官方证实[5] * 平台公司成立会提振市场情绪,对绝对价格影响有限,但能形成成本底线支撑[17][3] 出口市场的影响 * 2025年光伏产品出口占比预计达70%-75%,主要目的地为印度[11] * 预计2026年印度装机量将增长约5GW,带来10万吨硅料需求[11] * 出口集中在组件、硅片、电池片环节,印度市场占比较大[2][14] 产业链其他环节表现 * 三季度组件价格未能上涨且原料囤货不足,表现较差,全年装机量从300GW下调至280GW[14] * 硅片和电池片环节出现出口走弱、年底降库存和回笼资金需求等因素[1][9] * 如果下游需求没有转机,负反馈可能出现,多晶硅厂可能无法维持高利润甚至减产[15] 枯水期影响与地区产量变化 * 云南和四川进入枯水期,电价上升导致部分企业关停或减产,主要产量将集中在新疆[3][27] * 枯水期每月多晶硅减产量级可能在3万吨左右,使总产量降至11万至12.5万吨之间[7] * 工业硅产量可能减少10万吨左右,减产幅度会比多晶硅更加明显[3][20] 其他重要内容 工业硅市场与多晶硅需求关系 * 工业硅反内卷力度不如多晶硅强,协会倡议书无实际约束力[20] * 多晶硅占据了工业硅35%的需求份额,目前维持在12万吨左右的产量,只要多晶硅利润丰厚,对工业硅需求有支撑[23] 企业转型与长期趋势 * 国内光伏装机增速预期悲观,一些中小型电池片企业正在调研储能相关领域,有望转向储能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5][26] 市场情景推演 * 对多晶硅未来走势进行了三种情景推演,关键变量是平台公司是否成立及需求情况[19]
多晶硅及工业硅、光伏产业链市场分析
2025-11-03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