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黄金珠宝零售与加工行业 涉及品牌包括周大福 周生生 周大生 周六福 菜百 老凤祥 老铺等 以及水贝市场为代表的批发零售市场[1][5][23] * 核心讨论围绕国家针对黄金原料及投资性金条的新税收政策(主要针对增值税)及其对行业上下游的影响[1][3][5] 核心观点与论据 新政核心内容与目的 * 新政旨在规范市场 通过源头控制 要求所有黄金原料必须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采购并缴税 堵住此前外采链条上的漏洞 提高行业合规性 长期将显著增加整体税收[1][3][4] * 新政差异化对待投资性黄金 会员单位销售金条需补缴13%增值税 非会员单位补缴7%左右 旨在引导投资转向ETF等金融产品 品牌珠宝零售商如菜百 周大福作为会员单位可直接销售免税金条[1][5] * 新政主要针对实物金条交易 旨在加强监管合规 减少反洗钱及偷税漏税问题 对首饰行业影响相对较小[32][33] 对成本与价格的影响 * 新政导致品牌首饰整体成本增加约7% 因过去可开具13%增值税专票全额抵扣 现在只能开具6%普票抵扣6% 剩余7%税费需计入成本[7][25] * 各大珠宝零售品牌的首饰价格已普遍上调6-7个百分点以应对成本增加 例如周大福客单价提高了约60元[7][27] * 黄金加工成本增加原因包括原料采购成本增加7% 以及加工产生的附加价值也需缴纳增值税[26] 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 品牌商与加盟商:加盟商模式下 品牌商可能要求加盟商共同承担新增增值税负担 品牌方可能改为统一采购再批发给加盟商以确保票据安全[6][16][17] 高溢价能力品牌如周大福(消费者主要为都市白领 金领 价格敏感度低)受新政影响较小 其建单平均价格约9,000-10,000元[29][27] * 水贝市场:水贝市场零售商曾因不确定性暂停金条销售 挂牌价从上午929元/克上涨至下午990多元/克(均不含工费)长期来看上游工厂交税将持续推高价格 对水贝零售业构成利空 因其缺乏进项票和销项票将面临更大挑战[10][11] * 加工厂/代工厂:指定供应商拿货模式下 代工厂需购入合规黄金原料并承担额外7%成本 将迫使代工厂走向合规[16][25] * 二手回收市场:二手黄金珠宝回收市场交易多为私账 受新政影响较小[18] 消费者反应与销售表现 * 消费者对涨价的接受程度将逐渐提升 预计最多一个月内接受程度将显著提升[34] 消费者短期内可能难以区分涨价是因税收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31] * 不同品牌有不同应对方式 周六福 周大生或利用库存低价销售 周大福 周生生或侧重一口价产品[1][8] 周大福在10月底一口价产品涨幅约为15-18% 部分批发价偏低货品涨幅达30% 一口价黄金售价多在1,500-1,800元之间[28] 新政后三天内(包括当天)周大福同店销售增长约40%[8] * 黄金价格快速上涨导致不同城市加盟商表现分化 一线城市表现良好(如周大福同店增长超过50%)三四线城市因消费能力受限表现一般 部分下沉市场加盟商有撤店打算[14] 价格与回收市场动态 * 近期黄金回收价格被压低 而卖价上涨 主要由于料商预期购入黄金基料时会面临税费增加 因此在回收端压价以增加利润 例如深圳融通金等典型调商采取此策略 周大福 老凤祥也暂时压低了几块钱的回收价格 预计一两周内恢复稳定[2][15] 长期行业影响 * 长期来看 新政对品牌而言是短期承压但长期利好 因严格监管将减少灰色地带 提高市场透明度[11] 水贝营业额的监管和透明化将使得其销售纳入正常市场规模统计 提高消费税征收效率[1][12][13] * 消费者可能形成黄金涨价印象 反而可能促进保值类黄金产品如金条的销售[31] 其他重要内容 * 新规从11月1日开始生效 现有存货不存在补缴税款风险[9] * 不同地区消费税稽查力度存在差异(如深圳保护态度明显)但增值税由中央管理 稽查力度更直接统一[19][20] 未来有可能取消消费税(目前约5%)以规范增值税[21] * 钻石销售占比低(如周大福钻石占比仅个位数)且毛利率高 受当前政策影响较小[24] 铂金 白银等贵金属暂时不会有类似黄金的管制[22] * 周大福近期推出类似老铺风格的新产品(如花窗 罗盘等)定价约1万元左右 10月份销量增长主要靠一口价产品带动[30]
黄金税收新政解读:加盟商视角
2025-11-03 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