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中国石化[1] * 前三季度实现息税前利润544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149亿元 同比增长3.3%[2][3]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1亿元 第三季度83亿元 同比增长3.5%[2][3] * 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达1,148亿元 同比增长13%[2][3] * 资产负债率为54.8%[2][3] * 三季度少数股东损益从上一季的8亿增至19亿 主要因合资公司效益下降导致投资收益环比减少16亿元 石脑油价差收窄104元每吨导致减利12亿元 以及镇海二期新装置开工增加费用11亿元等因素[5] 上游板块 * 前三季度油气当量产量394百万桶 同比增长2.2% 其中天然气产量增长5%[2][4] * 上游板块实现息税前利润381亿元[2][4] * 单位现金操作成本下降4.6%[2][4] * 前三季度资本支出416亿元 主要用于油气产能和储运设施建设[2][4] * 页岩油是重要发展方向 截至9月底总储量达到457万吨 上半年新增储量106万吨 上半年产量约44万吨 但生产成本略高于常规原油[19] 炼油板块 * 前三季度加工原油1.9亿吨 生产成品油1.1亿吨[2][4] * 炼油毛利6.1美元/桶 同比增长8%[2][4] * 息税前利润70亿元 同比增长13.7% 剔除库存变动影响同口径下EBIT同比增长71.7%[2][4] * 前三季度资本支出106亿元 用于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2][4] * 前三季度炼油毛利走势:一季度6.2美元/桶 二季度5.7美元/桶 三季度6.35美元/桶[6] * 炼油装置可用产能负荷维持高位 第三季度达92% 前三季度为91.8%[3][8] * 未来炼油毛利预期:四季度边际变化不大 但运保费高企可能带来压力[6] 成品油销售板块 * 受国际油价下行和国内汽柴油需求疲软影响 EBIT为128亿元 同比下降6.9%(剔除库存变动影响)[2][4] * 非油业务利润增长5.4%[2][4] * 前三季度资本支出55亿元 用于综合加能站网络发展[2][4] * 公司加快转型发展车用LNG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4] * 前三季度出口成品油约1,300万吨 主要为航煤至东南亚 以缓解国内需求下降和价格压力[3][8] * 国内成品油消费量下降4%[3] 化工板块 * 面临新增产能释放和毛利低迷挑战 息税前利润亏损82亿元[2][4] * 乙烯产量1,159万吨 同比增长15.4% 化工产品经营总量6,368万吨 实现全产全销[2][4] * 前三季度资本支出129亿元 用于项目建设[2][4] * 乙烯可用产能负荷:前三季度92.2% 同比增长5.3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93.6% 同比增长16.6个百分点 PX负荷:前三季度98.3% 第三季度99.7%[3][8][9] * 境内乙烯当量消费量同比增长8.1%[3] 战略规划与行业展望 * 公司正制定十五规划 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坚持炼化一体化、高端差异化、绿色数字化和经营国际化战略[3][10] * 预计"十五"期间国内乙烯年均消费增速约为3.9%[3][10] * 国家已发布石化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包括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和实施安全改造等内容[11] * 公司未来项目计划包括炼油、芳烃和乙烯等领域 并推进高端材料项目发展 不排除与其他公司合作[12] * 公司持续推进产能结构优化 目前已无200万吨以下小型装置 仅剩三套300至350万吨装置 总计约1,000万吨[13] * 十四五期间炼化业务每年维护性资本支出约200亿元 同时进行设备更新和新项目建设[14] * 未来资本开支将严格控制项目内部收益率 合理安排投资规模以提升回报[15] * 当前炼化盈利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预计未来将逐步改善[15][16] * 国际市场上老旧装置关停或转型 中石化可能通过填补市场空缺受益[17] * 国内政策推进老旧装置退出 合规大型地方炼厂预计将保持较高开工率[18] 运营管理与风险应对 * 公司坚持低库存下的产销平衡运行 原料库存维持在20天左右以应对市场波动[3][8] * 原料采购遵循市场化、多元化原则 主要从中东、西非采购 通过联石化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 认为俄罗斯出口减少或OPEC暂停增产不会造成重大影响[7] * 明年的生产经营计划将于2026年3月中下旬披露[3][9]
中国石化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