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回顾_投资者应如何布局 2026 年上半年-Sector Review_ How should investors position into 1H26_
2025-11-10 11:35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覆盖欧洲投资级和高收益公司债券市场[6] * 具体行业包括汽车、银行、建筑材料、化工、消费品、金融、医疗保健、保险、媒体、金属与采矿、石油与天然气、纸与包装、房地产、零售、服务、科技、电信、运输和公用事业[7][8] 核心观点与论据 整体策略转向 * 投资者因经历多次衰退恐慌而未实际衰退 出现衰退疲劳 不再愿意基于经济风险进行交易 预计利差将维持紧张状态[1] * 公司因此取消对非周期性行业相对于周期性行业的偏好 将投资级医疗保健和投资级公用事业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2] * 基于美国消费者强劲需求推动奢侈品需求触底的迹象 将投资级零售从减持上调至中性[2] 看好的行业与论据 * 看好受益于建筑量上升的行业 动力来自德国基础设施支出、军备重整和数据中心建设 增持投资级建筑材料和因设备租赁而增持高收益服务[2] * 维持对金融行业相对于非金融行业的偏好 增持投资级银行优先股、投资级银行二级资本债、投资级保险高级债和投资级保险次级债 理由是净利息收入应在高位稳定 资产质量在经济持续扩张下保持健康[4][9] * 增持投资级电信和高收益电信 因近期可能出现欧洲电信业整合浪潮 监管从逆风转向顺风[12] * 增持高收益纸与包装 因可持续趋势和消费者偏好推动金属包装需求强劲[13] * 增持投资级保险高级债和次级债 因估值具吸引力 保险二级资本债利差比银行二级资本债宽约15个基点 且Solvency I祖父条款结束带来的供应高峰已过[10][11] 谨慎看待的行业与论据 * 对部分周期性行业仍持谨慎态度 欧洲制造业持续面临能源成本高企和中国低成本工厂竞争或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逆风[3] * 维持对投资级化工和高收益化工的减持 面临结构性供应过剩和需求环境疲软[3][16] * 维持对高收益汽车的减持 因中国竞争是结构性逆风 特别是电动车领域 且存在再融资风险和半导体短缺导致的供应链暂时中断风险[3][14] * 维持对投资级消费品的减持 因低收入家庭持续寻求价值 推动消费者转向自有品牌替代品 牺牲品牌商品份额[3][15] * 将投资级科技评级下调至减持 因发行人资本配置转趋激进 主要科技公司计划2026年资本支出约5700亿美元 并可能进行变革性并购[17] * 将投资级运输和高收益运输评级下调至减持 因估值已非常紧 且面临运力增加带来的定价压力 机场有重大资本支出需求[18] 其他重要内容 历史表现回顾 * 上一期行业回顾中的策略表现良好 投资级首选组合回报率为+1.3% 谨慎看待组合回报率为+1.1% 高收益首选组合回报率为+2.1% 谨慎看待组合回报率为+1.8%[20] * 投资级表现受增持公司混合债、保险次级债和银行二级资本债推动 回报率分别为+2.2%、+1.6%和+1.3%[21] * 高收益表现受增持电信和公司混合债推动 回报率分别为+2.5%和+2.3%[22] 数据与指标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 iBoxx欧元投资级指数当前利差为83基点 自2025年6月30日以来利差收窄18基点 信用回报率为+1.0%[7] * iBoxx欧元高收益指数当前利差为261基点 自2025年6月30日以来利差收窄43基点 信用回报率为+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