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战略重点 * Context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T细胞衔接器用于实体瘤的生物技术公司[3] * 公司采用"搜索与开发"模式 无内部研究 三个主要项目Claudin-6、Mesothelin和Nectin-4均通过外部授权或资产收购获得[3] * 所有项目均使用高亲和力CD3作为免疫激活剂[3] * 三个项目中 两个已进入临床阶段 Claudin-6项目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公布数据 Mesothelin项目预计在2026年中公布数据 第三个项目Nectin-4即将进入临床[4] 核心项目CTIM-76:靶向Claudin-6的T细胞衔接器 * 选择Claudin-6作为靶点是因为其是肿瘤限制性靶点 属于癌胚蛋白 理论上可以强力攻击而不破坏正常细胞[5] * Claudin-6不是致癌基因 信号活性很低 不适合单克隆抗体或抗体偶联药物方法 但其高表达、稳定且无功能的特性使其成为CAR-T或T细胞衔接器的理想锚定靶点[6] * 公司偏好T细胞衔接器而非CAR-T 因为T细胞衔接器具有给药方案灵活性、成本效益高且对患者更便利[7] * 临床验证方面 BioNTech的CAR-T在卵巢癌和睾丸癌中显示出非凡数据 Toral Biosciences的抗体偶联药物在卵巢癌中达到约50-55%的缓解率 但使用高Claudin-6表达截断值[9] * T细胞衔接器比抗体偶联药物强效100-1000倍 因此可以采用更低的表达截断值筛选患者 从而治疗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并有望推向更早的治疗线[10] * 临床进展方面 从首例患者入组到目前入组第五队列共耗时九个月 速度快于历史水平[12] * 在早期第三队列中 一名经过多重预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出现确认的部分缓解 且缓解程度深并持续接受治疗[13] * 安全性管理方面 通过阶梯式给药、预防性使用类固醇以及使用抗IL-6疗法来管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5] * 公司预计所有Claudin-6药物都会出现剂量比例性肝酶升高 但强调其药物对Claudin-6的选择性优于竞争对手 有望在更高剂量下拥有更清洁的安全性特征[16] * 需要避免的不良事件包括因靶向Claudin-3和4导致的ALT、AST升高 以及因靶向Claudin-9导致的耳鸣[17] * 目标剂量范围预计在第五和第六队列之间 介于EC50和EC75之间[19] * 公司计划尽快进入一期B阶段 探索每两周或三周给药一次的可能性 目前为每周给药[20] * 若在卵巢癌中看到积极信号 公司计划快速推进 一期B阶段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商业批次的生产和诊断试剂盒的准备 预计从首例患者到三期临床试验顶线结果约需两年时间[22] 项目CT-95:靶向Mesothelin的T细胞衔接器 * Mesothelin在30%的癌症中都有发现 市场机会巨大 尤其在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等需求未满足的癌症中高度富集[23] * 该靶点挑战在于其为经加工的蛋白质 肿瘤释放蛋白酶切割Mesothelin 留在肿瘤上的部分很短 难以开发抗体 且被切割下的部分会"脱落" 消耗药物[24] * 公司抗体结合的是残留部分 并且是弱结合 只有当双价抗体同时结合Mesothelin时 亲和作用才生效 使抗体停留在肿瘤上 具有局部作用 有助于克服脱落和肺部介导的副作用[25] * 当前入组重点为胰腺癌、卵巢癌和间皮瘤 其中主要集中於胰腺癌[27] * 临床开发策略中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要求10%的细胞有1+阳性染色 门槛很低[29] * 对于该项目的期望值较低 因为尚无T细胞衔接器或CAR-T在该人群中显示活性 即使有几个缓解也将意义重大[30] * 下一步计划预计在2026年底完成一期A阶段 然后进入一期B阶段 主要关注胰腺癌 但需评估肺部风险[31] 项目CT202:靶向Nectin-4的T细胞衔接器 * 公司不视其为抗体偶联药物的替代品 而是关注抗体偶联药物耐药后的治疗机会 例如在膀胱癌中[31] * 抗体偶联药物对高表达细胞施加选择性压力 导致低/中表达细胞增殖 抗原负荷降低 需要更强效的药物 T细胞衔接器的效力比Padcev强约500倍[33] * Nectin-4与TROP2、HER3等靶点共表达 为与抗体偶联药物等其他疗法联合提供了理性机会[34] * 该抗体设计独特 具有pH依赖性 在肿瘤微环境的低pH下亲和力更高 在正常生理pH下亲和力较低 有助于避免皮肤毒性 临床前猴子实验中未观察到皮肤刺激[35] * 适应症优先顺序可能涉及合作伙伴 考虑因素包括膀胱癌、结直肠癌、头颈癌等[37] * T细胞衔接器是理想的联合用药伙伴 因其毒性特征独特 可与化疗、抗体偶联药物等联合使用[38] * 例如 与TROP2抗体偶联药物联合是一个巨大的差异化机会 因为Nectin-4与TROP2共表达[39] 行业洞察与竞争格局 * 所有12个已获批的T细胞衔接器均使用CD3[3] * 最近一个在实体瘤中获批的T细胞衔接器Tarlatamab的一期临床耗时七年[12] * 中国竞争压力日益显现 影响开发策略 倾向于快速完成一期A阶段以确认信号[19] * 抗体偶联药物领域 特别是采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载荷的新药 显示出前景 但序贯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31] * Padcev将一个不到十亿美元的市场推向超过五十亿美元的年化规模[37]
Context Therapeutics (NasdaqCM:CNTX)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