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新需求:化工核心资产价值回归
2025-11-11 09:0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化工行业 重点分析了基础化工 石化 以及有机硅 PTA 氨纶 MDI TDI 等细分领域 [1] * 涉及的公司包括万华化学 华鲁恒升 华峰化学 扬农化工 龙佰集团 以及民营炼化与涤纶长丝企业如恒力 荣盛 盛虹 桐昆 新凤鸣等 [3][10][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周期与市场预期 * 化工品市场自2022年下半年进入新产能投放周期 导致价格持续波动并探底 2024年下半年多数化工品单位盈利创下新低 [1][2] * 市场对涨价预期持续走弱 但自2024年9月24日后 龙头公司股价未创新低且部分创出阶段性新高 反映市场对行业改善的预期已先行 [1][3] * 全行业持续亏损不可持续 中长期看边际成本支撑逻辑依然有效 [1][2] 供给端变化 * 产能投放周期接近结束 供给端存在收缩可能性 [1][2] * 反内卷政策推进 例如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出台 旨在出清老旧产能 提高行业发展质量 [15] * 海外供给端承压 能源和人工成本高企 欧洲计划在2024至2027年底退出约460万吨乙烯口径化工产能 欧洲日韩等地潜在关停重组风险总规模达870万吨每年 这将加速国内市场修复 [14] * 多个细分行业新增产能投放基本结束 例如PTA行业从现在到2030年仅剩3套相对确定的新装置 PTA增量有限 有机硅供给投放也从去年开始逐步进入尾声 [9][17] 需求端变化 * 需求端正在逐步好转 下游聚酯消费量增速通常略高于GDP增速 [2][9] * 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需求领域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例如储能和光伏产业将带动EVA 隔膜等产品需求 如果明年新能源增速达到30% 许多化工产品供需平衡表将被扭转 [16][18] * 传统需求领域如氨纶 受益于下游纺织市场稳步增长及渗透率提升 2024年表观消费增速可达25%左右 [8] * 有机硅在新兴应用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4年我国有机硅中间体表销达182万吨 同比增长21% [17] 重点公司与细分领域 * 万华化学:MDI业务盈利能力极强 在2024和2025年不利环境下每吨仍可实现5000元以上盈利 TDI业务在三季度迎来反弹 石化板块中的PDH和乙烯装置在周期上行时将展现极大弹性 新材料板块稳步增长 公司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4][5][6] * 华鲁恒升:通过成本优势在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 三季度在全行业普亏情况下依旧实现8亿元盈利 未来随着TDI等新项目投产具备成长性 当前估值约600亿元 安全边际较高 [2][7] * 华峰化学:作为全球聚氨酯材料领军企业 己二酸和鞋底原液全球第一 凭借顶尖成本控制水平为核心护城河 氨纶行业投放接近尾声 公司规划到2025-2026年投产15万吨产能 需求端表观消费增速快 供需有望进入修复通道 [8] * PTA行业:新增产能投放接近尾声 下游聚酯消费增速有支撑 行业有望进入修复通道 9月下旬以来多家企业联合探讨反内卷措施 库存压力不大 加工费处于历史低位 企业诉求强烈 有条件推动协同效应改善盈利 [2][9][10] * 有机硅行业: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 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挺价意愿强烈 可能较早进入周期修复阶段 供给投放进入尾声 需求在新兴领域快速增长 [3][4][17] * 民营炼化与涤纶长丝企业:随着油价从年初约80美元/桶回落至60-65美元/桶区间并趋于平稳 解除了部分估值压制 盈利状况相较二季度有明显改善 未来油价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相关企业如恒力 荣盛 盛虹 桐昆 新凤鸣等受益于成本优势提升及反内卷政策 [10][11][12][18] 其他重要内容 * 油价变化对石化行业资产评估产生积极影响 油价下行解除了一部分前期因油价下行预期所带来的估值压制 对炼化资产产生积极影响 [11] * 行业景气度处于筑底阶段 推动了海外老旧产能退出 从历史分位来看 多数主要化工品的盈利仍处于历史低位 [13] * 磷化工 氟化工等细分领域也受新能源带动需求增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