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收入为190万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240万美元有所下降,主要受美国国家量子计划到期及国会待重新授权的影响[12]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1%,相比2024年同期的51%显著下降,原因包括收入构成变化、合同定价差异以及与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签订的合同毛利率较低[12][13] - 总运营费用为2100万美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860万美元,增长主要源于年度薪资调整、新增员工、更高的股权激励和咨询成本[13] - 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为2050万美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730万美元[14] - 非GAAP净亏损为1070万美元(每股0.03美元),优于2023年同期的1340万美元(每股0.07美元)[1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可供出售投资约5.589亿美元,无债务;截至2025年11月6日,通过认股权证行权获得4650万美元后,总额增至约6亿美元[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技术产品方面,公司获得两份总价值约570万美元的9量子比特Novera量子计算系统订单,系统具备可升级性[6] - 一份订单来自一家亚洲科技制造公司,用于内部量子计算专业能力开发和自身技术基准测试[7] - 另一份订单来自一家加州应用物理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用于量子硬件和纠错研究[7] - 公司与QphoX及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签订为期三年、价值580万美元的合同,共同推进超导量子计算机网络技术[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技术路线图明确:计划在2025年底交付100+量子比特、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99.5%的芯粒系统;2026年底部署150+量子比特、保真度99.7%的系统;2027年底部署1000+量子比特、保真度99.8%的系统[5][6] - 采用芯粒技术路径,当前基于9量子比特芯粒,计划为1000量子比特系统升级至36量子比特芯粒[28] - 积极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例如与印度C-DAC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设计和开发混合量子计算系统[9] - 支持NVIDIA的NVQLink开放平台,致力于将量子硬件与AI超级计算集成,推动混合计算发展[10][39] - 计划在意大利设立子公司,以把握当地量子计划带来的商业机会和人才资源[11] - 公司认为超导量子计算在速度上优于离子阱或中性原子等模态,更适用于未来的混合计算架构[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实现量子优势(Quantum Advantage)的时间表保持信心,预计在2027年至2029年之间达成,前提是保真度需提升至99.9%并实现某种形式的纠错[22][23] - 短期内,国家量子计划的重新授权(已恢复初始的6.25亿美元五年期资金)被视为积极信号,但期待未来数月能有更高额度的拨款[88][89] - 公司现金充裕(约6亿美元),目前主要依靠内部技术和芯粒成功执行路线图,但对能够加速发展的并购机会持开放态度[50][5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未入选DARPA量子基准计划第二阶段初始名单,但获得了关于纠错和长程耦合等领域的建设性反馈,并乐观认为将在未来数月内入选[10][17][18] - 现有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150毫米芯片制造厂预计能满足未来两到三年的技术路线图需求;为达成更高目标(如数千量子比特及99.9%以上保真度),未来可能需投资数亿美元建设200毫米或300毫米新厂,或利用外部代工模式[63][64][66][84] - 在控制系统方面,公司与广达电脑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稀释冰箱内部线缆方面,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转向柔性电缆[8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DARPA第二阶段未入选的原因及后续展望[17] - 回答:未入选初始名单,但获得了建设性反馈,主要涉及为达成2033年容错量子计算里程碑所需的纠错和长程耦合技术;公司正据此改进,并乐观预计未来数月能入选,强调当前技术数据(如36量子比特芯粒系统99.5%保真度)表现良好[17][18][19] 问题: 关于2027年路线图(1000+量子比特,99.8%保真度)与实现量子优势的关系[21] - 回答:2027年指标(1000+量子比特,99.8%保真度,60纳秒门速度)将使公司非常接近量子优势,但完全实现仍需达到99.9%保真度并结合纠错,预计时间框架在2027年至2029年之间[22][23] 问题: 技术路线图是否继续采用芯粒方案及如何应对DARPA反馈[27] - 回答:150量子比特系统将继续使用9量子比特芯粒,1000量子比特系统计划升级至36量子比特芯粒;长程耦合的挑战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与是否采用芯粒架构无关,公司有信心应对[28][29][30] 问题: Novera系统销售收入确认方式[31] - 回答:两份Novera系统销售收入预计在发货时确认,一台预计在一季度,另一台在二季度[32] 问题: Novera系统订单的构成及升级选项的营收影响[36] - 回答:订单为包含稀释冰箱和控制系统的完整系统;升级(如从9量子比特升级至更高数量)将带来额外的营收机会,因为需要更换芯片和内部线缆等[37] 问题: 支持NVIDIA NVQLink所需的软硬件变更及其应用前景[38] - 回答:NVQLink是量子计算机与AI超算集成的开放平台,符合公司混合系统战略;超导量子计算的速度优势使其更适合此类集成;预计未来量子计算机将用于数据中心处理如药物发现、金融预测等复杂应用,但时间表未因NVQLink而改变[39][40][75][76] 问题: 公司与国家实验室的传统优势如何助力其与NVIDIA等生态伙伴合作[44] - 回答:公司与NVIDIA在国家实验室层面有共同基础,国家量子计划资金恢复与NVQLink平台推出时机契合,预计将在国家实验室开展更多合作,展示CPU、GPU、QPU在混合计算中的互补优势[45][46] 问题: AFRL合同(580万美元,三年期)的收入确认方式[48] - 回答:该合同收入将在三年内按比例平均确认,第三季度已确认部分收入[48] 问题: 现金充裕背景下是否会考虑并购以加速发展[49] - 回答:公司对当前依靠内部技术执行路线图的能力有信心,但会对能加速发展的并购机会持开放态度[50][51] 问题: 为实现路线图,在9量子比特芯粒保真度及芯粒拼贴方面的进展[55] - 回答:当前9量子比特芯粒数据良好,支持2025年底100+量子比特(99.5%保真度)和2026年底150+量子比特(99.7%保真度)的目标;1000量子比特目标则依赖于明年验证36量子比特芯粒的拼贴能力[56][57][58] 问题: 关于潜在资本支出(如新建芯片厂)的规模和时间点[62] - 回答:现有工厂能满足未来两三年需求;为达成更高目标,可能需在未来一年左右规划投资数亿美元建设新厂(200mm/300mm),但也在探索利用国家主导的倡议或现有代工厂的可能性;量子芯片厂因工艺更简单、光刻步骤更少,成本远低于先进CMOS工厂[63][64][66][84] 问题: 关于共享工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权衡[68] - 回答:若采用成熟的代工模式(如台积电),IP保护不是问题;公司对自建、合伙或参与国家倡议持开放态度,因量子芯片厂投资规模相对可控[68][69] 问题: 未来收入的毛利率展望[70] - 回答:第三季度毛利率较低有特定合同(如战略合作)原因;预计部分未来销售(如Novera)的毛利率会有所改善[71] 问题: 1000量子比特系统潜在应用[75] - 回答:在混合计算架构下,预计可应用于药物发现、金融预测、材料合成、天气预报等涉及大量变量同时交互的复杂问题,而非加密/解密领域[75][76][77] 问题: 客户购买9量子比特系统而非更大系统的原因[78] - 回答:客户购买9量子比特系统是为了深入理解量子计算机硬件工作原理,作为研发起点;系统设计为可升级,未来升级将带来额外收入[78][79] 问题: 是否可能通过外部代工厂提升性能以达成目标[83] - 回答:正与现有代工厂探讨,但目前尚未发现能满足超导门量子计算特定材料和工艺要求的代工厂;该领域领先者目前均未采用代工模式[84] 问题: 控制系统和内部线缆技术路径及并购可能性[85] - 回答:控制系统与广达电脑合作良好;内部柔性电缆技术有内部IP和供应商支持;对能加速路线图的并购机会持开放态度[86] 问题: 国家量子计划重新授权(6.25亿美元)的影响及华盛顿动态[88] - 回答:资金恢复至初始水平(6.25亿美元/5年)是积极第一步,但远低于讨论中的25亿美元;预计未来数月能源部可能获得更多拨款,但具体时间和金额受政府议程影响[88][89] 问题: 第四季度预计股本数[92] - 回答:截至11月6日流通股为3.3亿股,预计第四季度末可能约为3.35亿股,具体取决于认股权证行权情况[93] 问题: 新工厂所需工具是否需新开发或可升级,及其对路线图影响[94] - 回答:2026-2027年路线图依赖现有工厂;新厂(如需)将主要采购新工具(8英寸/12英寸),现有工具大多无法复用;投资规模预计数亿美元,但正寻求更优替代方案[95][96] 问题: 对代工厂的能力要求[97] - 回答:需要能处理超导材料(如铝、钽)和特定工艺(如约瑟夫森结)的代工厂;正在评估从事超导退火代工的工厂是否适用[97][98]
Rigetti(RGTI)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