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涵盖医疗服务、眼科、口腔医疗、血制品、疫苗、流感相关制药、中药、医药商业/零售药店等多个细分领域 [1][2][3][4][5][6][7][8][9][10][11][12][13][14] * 公司:提及的具体公司包括沃伍生物、方盛制药、佐力药业、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固生堂、海吉亚医疗、国邦医药、普洛药业、联邦制药、康华生物、成大生物、沃森生物、华兰疫苗、欧宁生物、康希诺、康泰生物、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济川药业、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江中药业、灵瑞制药、康美集团、太极集团、益丰药房、大森林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等 [1][2][3][5][6][7][9][10][12][13][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医疗服务行业 * 行业业绩受DRG政策和消费环境影响相对较弱,目前处于低基数状态,预计2026年将改善 [1][4] * 供给端收缩,民营医院倒闭或床位扩张未达预期,并购或新增大医院可能改善表观数据 [1][4] * 眼科领域关注爱尔、华夏和普瑞,预计2026年一季度屈光业务将因征兵需求释放业绩,白内障筛查明年有望好转,当前股价底部具备投资价值 [1][5] * 口腔医疗领域通策医疗新院开业,亏损减少,预计2026年收入和利润增速提升,公司处于拐点位置 [1][6] * 港股固生堂快速扩张,今年新增10-20家分院并进入天津市场,收购深圳天元医院,三季度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全年业绩预期超30%,估值约15倍可能降至10倍出头,明显低估 [1][7] * 港股海吉亚受医保影响大,目前处于绝对底部,公司持续增持,明年新医院开设及现有医院增长有望修复表观数据 [1][7] 流感相关制药 * 国邦、普洛药业和联邦制药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满产满销,若流感持续爆发可能出现短缺和涨价 [2][12] * 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业绩有望显著增长 [2][12] 中药板块 * 尽管今年前三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小幅下滑,但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13] * 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中药材价格回落平稳,大部分企业毛利率呈现改善态势 [13] * 展望2026年,高基数及去库存等宏观扰动平缓,行业有望持续健康发展 [13] * 建议关注政策支持及新品种驱动业绩向上的中药创新药企业(如方盛制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和品牌OTC企业(如济川药业、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江中药业),这些企业估值处于底部且需求向好 [3][13] * 中长期可跟踪佐力药业、灵瑞制药以及可能触底反弹的康美集团和太极集团 [3][13] 疫苗行业 * 核心关注点包括并购、新技术、新产品布局 [9] * 康华生物完成股权交割,与MRNA疫苗子公司合作,可能注入上市公司 [9] * 关注成大生物、沃森生物、华兰疫苗的股权变更 [9] * 2026年欧宁的脊灰疫苗大概率年初出数据,康希诺凭借十三价疫苗业绩有望增长,并布局CPV肺炎疫苗、In vivo CAR-T及肿瘤疫苗 [10] * 康泰生物今年业绩差,明年有望改善,原因包括三期临床费用资本化及四联苗减值影响基本消除,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和破伤风疫苗明后年放量,五联苗预计2027年前报产,明年三期数据出炉,预期销售额可达20亿 [10][11] 血制品行业 * 行业集中在并购整合,全国生产牌照约28-30家,上市公司占22-23家 [8] * 国药收购派林后头部企业集中度提高,有助于产品价格稳定 [8] * 流感背景下对竞品需求有望显著修复,对行业形成拉动 [8] 医药商业/零售药店 * 短期经营压力利好龙头企业以较低价格收购或促进加盟业务发展,加速行业出清 [14] * 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投入使用后,拥有更多门诊统筹资质的龙头门店更具虹吸效应,提升连锁化率和集中度 [14] * 需求端今年三季度老店同店增速显著改善,供给端全国药店总数从高点73万家回落至69万家左右,显示出明显出清趋势 [14] * 看好具有强经营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如益丰、大森林及老百姓,这些公司正穿越调整周期并逐步企稳,有望受益于消费环境改善及政策优化 [14] 其他重要内容 * 坚定看好医药创新,包括创新药及其产业链,经历回调后许多公司性价比明显 [3] * 在医药消费方向,沃伍生物股价表现良好,方盛制药和佐力药业股价接近历史新高,拥有收入、利润和现金流,是优质投资标的 [1][3]
消费风起,布局医药消费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