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有机硅,反内卷与新需求如何共振?
2025-11-12 10:1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有机硅行业 提及的公司包括合盛 东岳 新安等有机硅相关公司[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当前行业困境:供需严重失衡 * 2025年初有机硅单体产能达680万吨 较2024年初的540万吨增长近25%[1][2] 但国内需求未同步增长 导致供需失衡[1][2] * 价格持续下跌至企业完全成本线以下 在淡季甚至逼近现金成本线[2] 当前DMC价格接近完全成本线 约在11,000-11,500元/吨之间[5] 反倾销措施与行业自救 * 2025年上半年部分企业曾自发组织减产 将整体开工率降低20%-30% 但因需求疲软和部分企业私下接单导致同盟分裂[3] * 计划在11月会议讨论将DMC意向价格提升至12,000元/吨以上[1][5] 并采取轮动性减产 维持整体开工率在60%-70%左右[1][5] * 反倾销措施目前仅限于企业自律呼吁 没有明确要求或处罚机制[5] 未来展望与潜在风险 * 短期内(明年上半年之前)反倾销措施仍以企业自发为主导 长期可能转向由协会或国家层面引导 类似于多晶硅行业[1][6] * 当前单体利润水平尚有100-200元/吨[6] 若不采取反倾销或限产措施 可能导致低价竞争 预计供需问题至少持续到2026年[3][12] * 2025年规划新增产能约40万吨 2026年及后续几年还计划新增40万至60万吨产能[14] 价格上涨后部分新增产能可能进入市场 新玩家加入可能打破现行协商模式[14] 需求端分析 * 房地产市场虽收缩 仍占有机硅需求40%-50% 预计未来四到五年内将逐步复苏 需求保持每年4%至5%的增长[9] * 新能源汽车是有机硅重要新兴应用领域 每辆新能源汽车对有机硅的需求量从传统汽车的7到8公斤增加到24到25公斤 其中电池部分占接近20公斤[17] 未来10年内需求年增速约为5%至6%[8] * 机器人领域具有较大研究和发展潜力 一些企业已开始生产用于机器人胶粘剂及模拟皮肤的产品[8] * 电子电器领域需求占总需求的23%至24%左右 短期内消费水平预计会小幅上升[10] * 光伏产业方面 海外市场需求增速可达20%左右 将弥补国内下降的影响[11] 有机硅在光伏领域年使用量约1,000吨且将继续增加[11] * 海外市场整体需求增速较高 中东 非洲 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区在新能源和传统领域的需求有所促进[15][16] 其他重要内容 成本端压力 * 工业硅价格底部支撑较强 可能出现小幅反弹 增加单体企业成本压力[13] 全球竞争格局 * 海外化工装置(如陶氏)因成本压力退出部分产能 每吨成本比中国高1,000至1,500元[18] * 中国企业在初级产品方面没有激烈竞争 但终端产品如乙烯基硅油等仍需提升质量才能全面替代国外产品 预计未来5年内将逐步弥补差距[18] * 从全球视角看 有机硅并非产能过剩产品 各国间贸易流向将逐渐平衡 行业最终会实现供需匹配[19] 市场反应 * 合盛 东岳 新安等有机硅相关公司股票近期出现明显上涨 反映市场对反倾销措施的乐观预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