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怎么看PPI和市场变化?
2025-11-12 10:1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物价指数(CPI、PPI)、全球资本开支、制造业投资、出口贸易以及多个具体板块(如地产链、银行、家电、煤炭、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消费、科技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当前物价形势与驱动因素 * 10月CPI环比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核心CPI连续第六个月同比涨幅扩大,从1%提升至1.2%,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点[2][12] * 10月PPI环比首次实现上涨,但同比降幅从-2.3%收窄至-2.1%,新涨价因素贡献0.1个百分点[1][2][13] * 物价回升主要驱动因素为服务性需求改善、输入性通胀以及反内卷政策带来的供给收缩[1][2] *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2.5%,预计明年三季度出现向上反弹拐点,将带动CPI回升[5][10] 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影响 *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继续强调适度宽松,关注价格回升和总需求改善,表述改为"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1][4][15] * 若物价阶段性回升但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对债券市场影响有限,最坏情况为震荡格局[1][4] * 建议投资者把握年底租购机会,看好年底利率创新低[16] 未来物价与经济增长展望 * 预计明年年底PPI同比读数为-0.5%,明年三季度或四季度PPI可能升至0%以上[1][6][9] * 反内卷政策对价格改善帮助有限,终端需求偏弱导致上游价格难以有效传导至中下游[1][5] * 未来几年全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从5%逐步过渡到4%-4.5%的区间,广东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约为4.1%[2][21] * 明年物价恢复可能不会特别顺畅,不排除进一步下探的压力,周期性交易风险较高[3][14] 全球资本开支与输入性通胀 * 预计明年全球资本开支和制造业投资将共振向上,驱动因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产业链重构、美联储降息刺激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开支反弹[7] * 这将拉动工业原材料需求,如白银、铜、铝、铁矿石和钢铁等产品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7] * 输入性通胀是明年物价变化的重要来源,因对海外进口原材料依赖较大[8][9] 出口趋势 * 10月出口同比增速为-1.1%,对欧盟、拉美及非洲出口大幅回落,但对周边地区及美国出口具有韧性[11] * 预计四季度出口中枢稳中有降,受益于11月基数回落、中美贸易摩擦缓解及美联储降息[3][11] 行业影响与PPI测算 * 从8月开始,用PMI价格分项拟合PPI出现明显偏差,主因需求传导不畅和行业层面影响(如煤炭、有色金属)[15] * 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行业在PPI中占比上升1.24个百分点至6.24%,但石油、黑色煤炭等仍占主导地位[16] * 测算显示,铜价上升10个百分点对应PPI环比仅上升0.13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环比上升10个百分点对应PPI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整体影响有限[16] * PPI转正主要依赖基数效应,若环比每月上涨0.1%,同比将在明年6月或7月转正[16]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风格与板块配置建议 * 短期内(两个月内)市场风格可能切向价值方向,关注地产链潜在政策收益(家电、银行、房地产主链)及周期性补涨(煤炭等反内卷相关板块)[3][17] * 中长期看好成长股,主要机会可能出现在春季躁动阶段,关注北美链上的液冷、电源、国产算力相关芯片、服务器代工、创新药、海外算力相关的PCB光模块等[3][18] * 可关注红利属性较强行业(如电解铝、化工细分领域、煤炭)以及服务消费和出行链条的底部反转迹象(如中免公司、景区、航空业)[18] * 新能源汽车板块仍是年末值得关注的方向,可作为增量政策支持对象进行布局[19] 消费与地产板块看法 * 消费板块以旧换新政策是重点,服务消费预计有突破,汽车消费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如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进行支持[20] * 大陆房地产市场要有效复苏需要贷款利率下调,但目前机构持房比例低,任何小政策催化下地产都有短期行情,在当前高位市场上具有较高性价比和较低风险[20] 财政政策与长期展望 * 明年赤字率及特别国债大概率将增加,因今年财政收入相对吃紧且民生保障类支出难以减少[21] * 从长远看,中国股市依然具备长期牛市潜力,在当前接近4,000点的位置上,新周期投资选择性价比较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