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医疗保健-肥胖症发展_中国肥胖症关键意见领袖(KOL)活动纪要-China Healthcare_ Pharmaceuticals_ The Obesity Evolution_ Notes From China Obesity KOL Event
2025-11-13 10:49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下的制药领域,具体讨论中国肥胖症治疗市场[1] * 涉及的具体药物产品包括礼来/信达生物的Mazdutide、诺和诺德的Wegovy(司美格鲁肽注射剂)、礼来的Mounjaro(替尔泊肽)以及口服GLP-1药物等[2][3][6][7] 市场潜力与当前格局 * 中国肥胖症市场目前渗透率不足,但潜力巨大[2] * 中国肥胖定义标准(BMI阈值28)与美国(BMI阈值30)不同,中国人群平均BMI为24[3] * 当前GLP-1疗法主要用于40岁以下年轻人群的“美容减肥”,而非出于健康原因寻求治疗的肥胖患者,除非存在严重并发症[3] * GLP-1疗法的引入正开始改变公众观念并推动治疗需求增长[3] * 替尔泊肽因其最强的减重效果和可控的安全性,目前最受欢迎且初期市场接纳势头强劲[2][3] * Mazdutide显示出对肝脏的益处,导致一些伴有MASH(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的患者主动要求使用该药[3] 价格、支付与品牌价值 * 当前已获批GLP-1疗法的品牌价值被认为一般,主要因其上市时间短,成本是患者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2][6] * 政府目前对肥胖适应症纳入医保报销持谨慎态度,但如果标签增加心血管或其他合并症益处(如OSA),则存在潜在可能[3][6] * 政府尚未准备将肥胖认定为可用药物治疗的疾病[6] * 价格是市场增长的关键,专家预计随着大量本土公司开发司美格鲁肽仿制药,价格将大幅下降[6] * 当前GLP-1疗法每月费用在人民币4000元至4500元(约560-630美元)之间(Wegovy <4000元/月,Mounjaro约4500元/月,Mazdutide介于两者之间)[6] * 司美格鲁肽仿制药上市后,价格可能下降高达90%,至每月人民币400元(约50美元)[6] * Wegovy在仿制药上市前市场存在时间短,建立品牌忠诚度的能力有限[6] * 在线购买减肥药非常普遍,绝大多数销售来自线上渠道而非医院,目前监管环境宽松,但若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未来可能面临限制[6] 未来市场驱动因素 * 口服和长效GLP-1药物是市场扩张的额外驱动因素[2][7] * 专家预计口服GLP-1将比注射剂更受青睐,因其供应链要求较低(无需冷藏)且价格可能更低,有助于向欠发达地区扩张市场[7] * 对于每日口服药物,患者可接受的最高自付费用约为每天30元人民币(约4美元/天或120美元/月)[7] * 长效GLP-1作为维持疗法有潜力提高患者依从性[7] 药物特性与患者体验 * 据报道,中国患者使用替尔泊肽时经历的胃肠道不良事件少于其他GLP-1药物,尽管临床数据(SURMOUNT-5)显示GI毒性水平相似[2][7] * 目前中国患者使用GLP-1药物的平均治疗时长为2-3个月,患者尚未准备好将其视为终身疗法[7] * 专家不了解中国存在复合GLP-1市场,但指出有足够产能可显著降低原料药成本,有“数十家公司”正在测试/开发生物类似药司美格鲁肽[2][7] * Eloralintide因其强效和关联性心率降低而被提及[7] 营销与患者偏好 * 患者常带着特定的药物偏好就诊,这很大程度上受本土药企促销活动的影响[3] *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对患者药物偏好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当患者认识到药物对肥胖相关合并症(如MASH/脂肪肝病)的潜在益处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