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传感器行业(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汽车电子、工业制造领域)[2] * 公司:开特股份(核心分析对象)[1]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市场价值与潜力 * 人形机器人整机中传感器BOM成本占比约20%,执行器约占30%[3] * 传感器赛道盈利能力高,毛利率在30%至50%之间,净利润率可达20%左右,显著优于普通硬件零部件[8] * 人形机器人需要多种力传感器,包括六维力、一维拉压力、旋转关节扭矩、指尖拉压力、足底二维或3D力等,整合型供应商价值量不逊于其他关键部件[7] * 在百万台量产时,人形机器人平均售价约为2万元,其中包含大量触觉与环境监测设备[12] 2 全球及中国传感器市场增长预期 * 202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2,270亿美元,预计十年后达到5,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10%[4][11] * 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3,600亿人民币,预计2026年达到5,500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约为15%[4][11] * 中国市场增速更快,主要受益于国产替代逻辑[2][6] 3 开特股份的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 * 公司主业增速显著,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4] * 公司执行器放量带动业务成长,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实现翻倍增长,年化增长率超过30%[4] * 公司与北美客户合作开发温度传感器,并联合西安系统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多种力传感器(如一维力、六维力及编码器)[5] * 经过一年打样,公司对力传感器理解深入,有望通过北美客户Tier 1角色实现进一步对接[5] 4 国产替代的机遇与挑战 * 目前90%的MEMS技术市场份额被海外厂商占据[2][9] * 国产厂商受益于成本优势和技术进步,在新兴赛道(如人形机器人)有望实现弯道超车[2][9] * 开特股份从韩国汉昂手中获得北美客户温度传感订单,显示出成本优势[9] * 力传感器需要与主机厂软件算法紧密配合开发,一旦被采用则难以被替换[14] 5 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 六维力传感器能收集XYZ三个方向的力及三个方向的力矩,制作难度大,未来MEMS工艺可能成为其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4][18] * 编码器在机器人中应用广泛,每台机器人约需40多个,国内能生产高质量编码器的企业较少[19] * 3D视觉技术是机器人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8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未来将继续发展并对算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7]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竞争格局 * 机器人力传感器领域的主要厂商包括安费诺、东华、科力、华培和凯特等,竞争格局相对集中[14] * HBP全球等公司具备整合各种力传感器产品的能力,适合快速迭代的机器人行业[2][10] 相关公司进展 * 安培龙专注于车规级压力传感器,已获得多个海外订单,市值约120亿人民币[20] * 国内尚无市值达到5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大型专业传感器公司,该领域潜藏巨大机会[13]
开特股份20251113
2025-11-14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