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中国宏观经济[1] 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认为中国的再通胀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预计在2026-27年实现 而非当前数据所显示的已经开始[1][2] * 近期核心CPI同比上涨至1.2% 为近四年最高水平 PPI同比降幅连续第三个月收窄 但这些改善主要由一次性因素驱动[2][4] * 一次性因素包括"超级黄金周"推高食品和服务价格 有利的基数效应 金价上涨 以及早于往常的"双十一"购物节对PPI的短暂拉动[4] * 今年核心CPI的关键支撑——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正在减弱 参与率在过去三个月下降了7个百分点 明年再次参与的可能性下降了8个百分点[5] * 最终需求仍然疲弱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通过负财富效应抑制家庭情绪 而持续的通货紧缩循环继续拖累工资增长[6] * 官方CPI指标仅能部分反映潜在价格动态 例如自有住房的估算租金基于建筑成本 无法捕捉深度的房价调整 且其在CPI中的权重较低(约5% 日本和美国分别为约16%和约26)[13][16] * 政策框架将保持技术和供应驱动 并逐步关注社会福利 反内卷措施将有助于为工业价格筑底 但上行空间仍受制于疲弱的国内需求[2][21] * 预计GDP平减指数在2026年可能保持负值(名义GDP增长低于4%) 到2027年才转为温和正值[2][21]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通过AlphaWise调查数据展示了以旧换新政策参与意愿的下降[5][9] * 报告通过图表显示名义GDP增长和名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持续面临压力[10][11] * 报告指出金价上涨是近期CPI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但这主要由全球避险需求推动 而非国内再通胀信号[16][18] * 在季节性调整基础上 剔除金价后的核心CPI的3个月环比年率自第二季度以来已经软化[16][20]
中国观察 - 再通胀是否正在发生-China Musings-Is Reflation Underway
2025-11-14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