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底部复苏系列跟踪:(餐饮供应链、液态奶、啤酒)经销商系列电话会
2025-11-16 23:3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包括乳制品、调味品、速冻食品、饮料及餐饮行业 [1] * 具体讨论的公司包括乳制品行业的伊利、蒙牛、君乐宝、新希望、晨光 [2] 调味品行业的海天、中炬厨邦、千禾、怡海国际、天卫 [20] 速冻食品行业的安井、思念、三全 [3] 以及饮料行业的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怡宝、东鹏 [2] 核心观点与论据 乳制品行业 * 2025年乳制品市场整体稳定,伊利表现优于蒙牛,蒙牛常温液态奶年初下滑幅度约为14%至15%,目前同比下降9%左右,而伊利仅下滑3%左右 [5] * 经销商对蒙牛压货持谨慎态度,主要原因是费用核销政策严格,若达不到80%的目标则无法核销费用 [4] 蒙牛同级别员工工资比伊利少20%到30% [4] * 乳制品终端价格自2024年下半年起逐渐回稳,当前呈上升趋势,相较2024年整体上涨约10% [6][7][13] 但上游原奶价格从2021年最高价4.5元下降到现在的3元左右 [14] * 经销商净利润平均水平仅为2-3个点,约有1/3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 [17] 液态奶需求下滑主要由于送礼需求减少和经济不景气导致平价奶消费下降,低收入消费者减少牛奶消费,但高端产品需求稳定 [10][18] * 预计2026年二季度后销量或将实现正增长,伊利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实现增长 [9][18] 蒙牛需通过产品创新、数字化管理和渠道优化应对挑战 [11] 调味品行业 * 2025年调味品市场整体低迷,各品牌增长目标达成情况不佳,例如海天预计增长10%左右,保底5%,1-10月份基本达成目标;中炬厨邦保底5%,目前仅达3%左右;怡海国际预计增长10%,保底5%,目前尚未达成保底指标 [21] * 火锅底料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68%左右下降至2025年的65%左右,复合调味料占比从30%多上升至35%左右,但两者加总后整体呈个位数负增长 [22] * 怡海国际火锅底料下滑原因包括行业整体负增长约5%-6%,以及白牌产品价格较低、口味多样化带来的竞争 [23][24] 天卫品牌2025年表现为负增长约-5%,存在渠道价格管控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30][31] * 线上线下价格混乱对市场造成冲击,相比2024年,线下价格大约降低了10% [25][26] 预计2026年餐饮业反弹将带动火锅底料销售增长,复合调味料头部品牌在低钠低盐等健康指标上研发进展较快 [29] 速冻食品行业 * 2025年速冻食品销售有所恢复,10月份增长明显,同比增长23%,主要受火锅丸子销售带动 [49] 1-10月份安井速冻食品整体增长约3% [37] * C端增长优于B端,安井锁鲜装系列增长显著,增幅达30%至35% [50] 餐饮端增幅较小,约为5%至6% [51] 四季度促销活动主要针对渠道,消费者层面促销力度有限(不超过5%折扣) [39] * 行业品类日益丰富,长期稳定 [42] 安井新品如米面制品和400克系列表现良好,在整体销售中占比约5%,增长快速 [53][54] 但小品牌生存困难,许多已濒临破产 [56] * 价格竞争未明显缓解,但未进一步恶化 [55] 当前库存量很低,多种品类缺货,而去年同期库存状况良好 [65] 饮料与其他行业 * 饮料方面,经销商代理的农夫山泉销售额达1.3亿元,东鹏预计2025年能达到接近6,000万元 [2] * 餐饮行业关店现象集中在商场内大型门店,大众化餐饮仍有复苏潜力,预计2026年将有所反弹 [33][34] 餐饮市场正在回暖,但力度不强劲 [59] 回暖部分原因与国家政策引导及大型餐饮企业转向使用品牌化产品有关 [60][61] 其他重要内容 * 消费者行为发生变化,从一次性多箱购买转变为少量多次购买,客单价降低 [18] 三四五级市场中35至50岁女性使用复合调味料的购买率和频次显著增加 [46] * 不同品牌市场覆盖差异大,例如怡海国际产品在特一级、一级和二级市场销量占40%,天卫品牌在特一级、一二级市场中占比仅为8%左右 [47] * 速冻食品行业头部企业正经历转型,国内新锐品牌或被并购后的新系列有望崭露头角 [3][43] 安井的冻品先生在大B端市场品牌背书和品控质量出色,但价格竞争力不足 [52] * 速冻食品增长得益于家庭冰柜普及率提高及DIY烹饪趋势增加 [42] 安井公司中高层人员非常稳定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