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6年美联储“鹰”与“鸽”的节奏及对市场的影响
2025-11-16 23:3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涉及广泛 包括全球科技股(纳斯达克) 美股 A股 新能源(光伏 风光储能) 算力 军工 能源 钢铁 有色金属 非银金融 电子 传媒 房地产 商贸零售 煤炭 消费(食品饮料 纺织服饰 轻工制造 家电 宠物经济 游戏娱乐 新消费) 汽车 电力设备 通信 国防军工 券商 创新药 红利国央企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政策在2026年前维持鹰派 主因鲍威尔无连任压力 更注重名声 2026年下半年新主席上台后可能转向鸽派[3] * 短期内全球流动性大幅宽松不现实 长期看美股和全球科技股风险不大[3] * 当前纳斯达克估值比互联网泡沫及2009年QE和2020年放水时期低一半以上 且盈利能力更强[6] * 国内反内卷政策旨在提高行业集中度 形成头部企业或联盟主导的发展模式[4][5] * 光伏收储联盟若以头部企业出资为主 落地概率较高 因符合政府减少支出增加收入的大财政原则[5] * 国内政策聚焦大国博弈 关注赤字率上调带来的消费阶段性机会 算力 军工和能源领域因国家战略安全需求值得关注[8] * 预计2026年中央财政赤字率将进一步上调 可能为消费股带来阶段性反弹机会[8] 市场资金与整体表现 * 近期沪深300和上证50 ETF资金自9月至10月流出约100亿元 指数直接上攻难度大 但大幅下跌也难 市场可能在4000点位置震荡反复[9] * 新兴科技板块如AR 机器人 券商 创新药以及红利国央企仍有资金流入 内部轮动加快[9] * A股三季度盈利明显改善 全A营收同比增长1.1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回升至5.34%[10] * 剔除金融及石油石化后 营收同比增长1.21% 归母净利润增速回升至2.74%[10] * 中盘股表现亮眼 中证500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0.23%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1.11%[10][11] 行业表现与前景 * 新能源板块长期仍具投资价值 但短期内光伏等细分领域交易集中度已达历史极致 不宜追高 待调整后可考虑长期投资[7] * 三季度行业盈利分化明显 钢铁(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749.6% 因去年同期基数低) 有色金属 非银金融(前三季度净利润6269亿元 同比增长38.65%) 电子和传媒净利润增速较高[12] * 房地产 商贸零售 煤炭等行业净利润下滑较大[12] * 科技与高端制造业延续高景气 电子 通信和传媒行业单季利润增速分别为38.3% 8.8%和37.4% 受益于AI算力扩张及数字内容消费需求提升[13] * 周期性行业内部盈利分化 钢铁净利润同比高增长但环比修复 有色金属恢复良好 煤炭同比下滑但环比好转[14][15] * 钢铁行业利润好转 但净利润仍处于2020年水平的50%左右[16] * 有色金属行业净利润增速达41.43% 受益于海外动荡带来的金价上涨及稀土需求增加[17] * 煤炭行业利润已下滑至2020年水平 约为2021年盈利高点的一半 主因煤价下行[18] * 电力设备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87% 受新能源装机和电网建设需求驱动[20] * 汽车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仅为2.88% 明显小于营收增速 主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但价格竞争激烈[20] * 消费板块整体偏弱 食品饮料 纺织服饰 轻工制造 商贸零售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4.6% 10% 22.5%和35.4%[22] * 家电受国补影响三季度保持5%左右同比增长 宠物经济 游戏娱乐 新消费等新兴领域具备结构性机会[22] 其他重要内容 * 通信行业业绩增速由光模块拉动[13] * 全球生成式AI热度增加推动云计算及AI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持续增长[13] * 乘用车和商用车板块利润率收窄趋势逐渐向上游集中[20] * 未来需关注房地产政策落地效果及海外经济复苏节奏 若供给端进一步收缩 周期板块盈利有望持续抬升[19] * 汽车行业需关注价格战导致的盈利压力以及全球贸易摩擦带来的出口不确定性[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