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中国消费行业及其多个细分领域 包括航空机场、医疗服务、医美、医药、免税、食品饮料(白酒、大众品)、旅游出行、零售等[1][3][5]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华夏航空、吉祥航空)、医疗服务公司(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以及白酒企业(五粮液、古井贡酒、茅台)等[7][8][12][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环境与消费支撑 * 核心CPI连续6个月回暖 10月达1.2% 为短期消费提供支撑 预计回升态势延续至明年春节[1][3] * 《十五规划》提出提高居民消费率 中国居民实际消费率不到40% 有较大提升空间 资本市场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是关键[1][4] * 预计2026年经济增长目标维持5%左右 宏观政策更重视内需 对国内消费的支撑力度将增加[1][4] 市场风格与板块轮动 * Q4市场更趋向于风格轮动逻辑 相对估值较低的医疗服务、航空机场、家电、购物用品、调味品等行业具有较高配置价值[1][5] * A股和港股估值已回到合理水平 具备强者恒强配置逻辑的板块、具备困境反转预期且性价比较高的消费行业以及高成长性的服务和体验消费行业具有投资潜力[1][6] 航空板块 * 航空板块呈现向上走势 影响因素包括中日关系(每周中国出港赴日航班约1,192架次)、飞机供给收紧、客货运量超疫情前水平(2025年1至9月达5.8亿人次 比2019年增长17%左右)[1][7][8] * 需求改善体现为票价同比去年增长4%至5% 客座率达84%至85% 2025年三大行利润接近3亿元[8] * 油价稳定及汇率稳健带来正面效益 民航局冬季春季时刻表显示供给平稳增长 中美关系缓和等因素将促进商务出行需求[1][2][8] * 目前三大行PB平均为2至3倍左右 建议关注支线航空如华夏航空[8] 医药与医疗服务 * 医药行业中 医疗服务、医美及疫苗等与消费相关的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中药企业也因政策支持具备投资潜力[3][9][10] * 医疗服务行业收入端受经济影响较大(例如爱尔眼科约60%收入来自受经济波动影响的业务) 目前处于底部平稳状态 拐点尚不明确[11] * 更看好通策医疗 因老龄化趋势增加口腔健康需求 医美行业需关注胶原蛋白市场(重组胶原蛋白效果可能不如动物来源)[12] 免税与旅游出行 * 免税行业初步见底 呈现向上趋势 2025年11月第一周数据表现良好[3][14] * 2026年旅游及出行消费预期乐观 春节黄金周首次达到9天 秋假试行效果良好有望推广 全运会等体育赛事将带动消费[15] 食品饮料行业 * 白酒板块:三季度上市酒企业绩大幅出清 茅台批发价跌至1,700元左右创年内新低 经销商压力大 酒企销售费用投放克制 行业向有序竞争过渡 白酒基金持仓回落至近十年较低水平 具备超跌反弹博弈机会 但需关注估值性价比和股价持续性[16][17][18][19][20][25] * 大众品板块:龙头企业展现经营韧性 板块估值分位数处于过去10年不到20%的水平 推荐顺序为速冻食品和餐饮连锁业态 其次是啤酒、包装水和休闲零食[21] * 速冻食品行业通过渠道变化实现业绩修复 处于逐步走出底部周期阶段[22] * 餐饮连锁业态中 具有性价比和下沉市场扩张能力的企业业绩持续修复[23] * 啤酒行业量价偏弱 但预计2026年有望因餐饮消费复苏提升景气度[24] 其他重要内容 * 10月份社福板块同比增幅为2.9% 排除汽车后增长4% 服务消费表现良好 1-10月零售额同比增长5.3%[13] * 情绪型消费行业(如IP经济和宠物经济)受益于Z世代和独居趋势 营收和利润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水平[6]
消费行业投资机会解读
2025-11-18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