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能源与电力行业 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 风能)储能 电网设备 核能以及化石燃料(煤炭 石油 天然气)领域[1] * 公司:中国公司如宁德时代(CATL)天齐锂业(Tianqi Lithium)阳光电源(Sungrow)等 以及国际公司如LG能源解决方案(LG Energy Solution)LG化学(LG Chem)三星SDI(Samsung SDI)等[41][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碳排放已达峰值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年排放量超过125亿吨 占全球30%)其碳排放可能在2025年达到峰值 比2030年的目标提前五年[2][7] *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太阳能 风能)发电量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了电力需求增长 导致煤炭消费量下降[7] * 2025年前九个月 火电煤炭需求同比下降1% 预计全年整体煤炭需求下降1%[8] * 2025年石油需求预计基本持平(最多增长01百万桶/日或05%)天然气需求增长放缓 预计全年增速不超过3% 因此2025年化石燃料总消费量将低于去年[10] 电力部门迎来临界点 * 电力部门占中国总排放量的约60%[15] * 尽管中国继续建设煤电厂 但其平均利用率已降至50%以下 煤电 increasingly 被用于平衡电网以容纳间歇性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15][16] * 2025年中国将新增约500吉瓦的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 增加约500太瓦时的发电量 这相当于中国电力需求的5% 超过了今年约45%的电力消费增长预期 这是关键的临界点[19][21] * 中国同时大规模投资储能(2025年预计新增170吉瓦时 比去年翻倍)和电网升级(建设3000公里特高压线路)以提升效率[22] 交通领域全面电气化 * 交通排放占中国总排放的10% 但规模超过全球第五大排放国日本的总排放量[24] *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已超过57% 预计到2030年轻型乘用车将实现全面电动化 目前车队渗透率估计已接近10%[24] * 汽油需求已进入长期下降通道 柴油需求也面临类似挑战 电动卡车销量占重型卡车总销量的18% 结合液化天然气(LNG)和电动卡车 共占重型卡车总销量的36%[30][33][34] * 电气化趋势扩展至船舶(70%新订单为双燃料 超过500艘电池动力船在内河运营)和航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领域[33] 对全球及投资者的影响 * 中国每月出口150-2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设备(占出口总额的5%)相当于每月出口1200万桶原油的价值[37][38] * 对投资者而言 储能电池 电网相关设备(逆变器 变压器 特高压)和核能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而煤炭和石油的黄金时代在中国已结束[41] * 宁德时代(CATL)的市值已超过大多数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如壳牌)报告推荐的亚洲市场首选包括CATL(电池)天齐锂业(锂)阳光电源(储能)和Doosan Enerbility(核能和燃气轮机)[41]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背景:尽管全球排放量以创纪录速度增长 且AI和机器人等技术可能大幅增加未来全球电力消耗 但中国可能在今年出现排放峰值 加上OECD国家排放量已在20年前见顶 这共同占全球排放的60% 表明低碳技术投资开始见效[3][36] * 技术成本:电池成本显著下降 重型卡车所需的500千瓦时电池包成本从三年前的75万美元降至35万美元 促进了电动卡车的普及[33] * 市场数据:中国CSI新能源指数按市值排名前25的公司中 电池和储能(ESS)领域公司领先 如CATL市值达2695亿美元[42]
能源与电力行业:电池取代煤炭的临界点已至-Bernstein Energy & Power_ Tipping point as batteries push out coal
2025-11-18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