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XIAOMI(01810)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18 20: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第四个季度超过1000亿元 [4][17] - 集团毛利率达到22.9%,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4][17] - 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113亿元,同比增长81%,创历史新高 [4][23] - 研发费用达到人民币91亿元,同比增长52.1% [22] - 资本支出达到人民币130亿元,同比增长87% [23]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60亿元,占总收入的40.6% [17]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76亿元 [10][18] - 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创纪录的人民币94亿元,同比增长10.8% [21] - 智能电动汽车等新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90亿元,占总收入的25.6%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手机业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325万台,同比增长0.5%,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17] - 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为11.1% [18] - IoT业务:毛利率为23.9%,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同比改善 [10][18] - IoT平台已连接超过10亿台IoT设备 [19] - 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率为76.9% [21] - 全球月活跃用户达7.42亿,同比增长8.2%;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达1.87亿,同比增长11.6% [20] - 广告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2亿元,同比增长17.4% [21] - 海外互联网服务收入达人民币33亿元,同比增长19.1%,创历史新高 [21] - 智能电动汽车等新业务:毛利率为25.5%,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营业利润为人民币7亿元 [12][21][22] - 第三季度交付108,796辆新电动汽车,10月单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 [12][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3.6%,连续21个季度保持全球前三 [7][18] - 在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达到14.9% [7][18] - 在拉丁美洲和中东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17.9%和16.9%,同比提升1.5和0.5个百分点 [7] - 在欧洲、东南亚和非洲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分别为20.9%、16.7%和12.6%,同比提升0.5、1.2和0.9个百分点 [8] - 在中国大陆人民币4000-6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18.9%,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 [8] - 双十一期间,小米智能手机在国内主要电商平台销售额和销量均排名第一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高端化战略进入第二阶段,目标为人民币6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小米17 Pro Max在双十一期间夺得6000元以上价位段国产手机销量和销售额双冠 [8] - 通过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构建差异化产品能力,以降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财务指标的边际影响 [9] - IoT业务坚持通过产品和科技创新驱动价值创造,不主动发起或盲目跟随价格战,而是通过提升产品价值和增加创新投入来激活用户需求 [11] - 智能大家电工厂投产,总投资超过25亿元,设计峰值年产能达700万台,标志着大家电业务完成了设计、研发、生产验证一体化的工业闭环 [11][19] - 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超过2000亿元,今年研发费用将超过300亿元 [14] - AI是重要投资方向,在大模型和应用方面的进展远超预期,未来将通过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智能体验 [15] - 电动汽车业务稳步推进销售网络建设,截至9月底已在中国大陆119个城市开设402家销售中心,服务网络覆盖125个城市的209个地点 [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供应链正经历新周期,存储成本进入持续上涨阶段,但公司已建立稳健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对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保持信心 [9] - 面对存储成本上涨对毛利率的压力,短期可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平均售价提升等措施缓解,长期看智能手机以外的业务将为整体盈利提供稳定支撑 [9][10] - 对于电动汽车行业,认为仍存在丰富的动态场景和用户需求有待满足,对下一款车型获得用户认可和支持充满信心 [13] - 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相对稳定格局,此次存储成本上涨周期较长且幅度大,会对行业格局产生影响,具备更强准备和实力的公司将获得更好位置 [71][72] - 大家电业务受国家补贴退坡和竞争影响是短期的,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创新产品推出和全球化加速可以应对环境变化 [50][52]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7月第七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297位,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全球前100强公司 [14] - ESG评级持续提升,2025年10月MSCI ESG评级从BBB提升至AA,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得分创63分新高,并入选福布斯2025中国ESG 50榜单和2025福布斯全球最佳雇主榜单 [23] - 今年已回购价值约15.4亿港元的股份,约3400万股 [23] - 小米HyperOS 3在8月正式发布,在核心体验、功能特性和AI能力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存储成本上涨对智能手机毛利率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6] - 存储成本上涨周期因HBM需求而比以往更长,将对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的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 [27][28] - 应对措施包括产品提价、供应链优化和产品结构优化,通过持续的高端化战略提升产品竞争力来部分抵消成本影响 [29][30] - 智能手机×AIoT业务板块毛利率稳定在20%以上,IoT业务的健康毛利率有助于抵消部分压力 [31] 问题: 电动汽车交付量提升及Pro/Max系列交付周期缩短的原因 [26][32] - 通过技术改进提升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了月度交付能力,预计本周将完成年初设定的超过35万辆的交付目标 [32] - 目前部分材料仍受限制,公司正努力提升SU7和SU7 Max的交付能力,并加速其他产品的交付周期 [33] 问题: 明年智能手机策略会否因成本压力调整,以及电动汽车补贴退坡对毛利率的影响 [36][37][38] - 智能手机高端化战略方向不变,目标仍是到2030年实现3000万高端手机销量规模 [40][41] - 电动汽车业务当前阶段规模是首要目标,毛利率不是最重要指标,尽管补贴退坡会带来一定影响,但当前毛利率处于健康水平,有望在保证交付的同时维持健康毛利率 [42][43] 问题: AI布局与IoT生态的结合,以及大家电业务的竞争策略 [45][46] - AI布局重点在于HyperOS操作系统和开源大模型MILO Code,通过AI大模型与小米IoT设备的深度集成,提升智能家居体验 [47][48] - 大家电业务通过提升产品均价、推出创新产品和加速全球化应对补贴退坡,武汉智能工厂的投产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对该业务长期方向保持不变 [50][52] 问题: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和海外市场拓展策略 [55][56] - 自动驾驶是EV发展的关键方向,公司在算法和数据方面持续投入,已升级到1000万剪辑数据,大模型技术将有力支持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体验提升 [57][58][59] - 海外市场按既定策略推进,在东亚、欧洲、东南亚等地拓展零售网络,不同销售渠道之间没有大的冲突 [60][61][62] 问题: 库存管理情况和MILO Code大模型的开放策略 [65] - 库存管理表现良好,与供应链伙伴关系稳固,产品毛利率反映了有效的管理 [66] - MILO Code大模型将保持生态系统开放,与行业分享研发成果 [67] 问题: 存储成本上涨对智能手机行业格局的影响,以及武汉智能工厂的角色 [70][71] - 成本上涨周期长、幅度大,将对行业格局产生波动,产品平均售价较低的品牌受影响更大,具备更强准备的公司将占据更有利位置 [71][72] - 武汉智能工厂采用高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生产效率和质量远高于传统工厂,其技术和标准将赋能OEM合作伙伴,自身主要生产高端产品 [73][74][75][76] 问题: 中国大陆零售店扩张节奏和海外IoT收入展望,以及费用率趋势 [80][81] - 零售店策略重心从数量扩张转向提升现有2万家店的运营效率 [82][83] - 海外IoT收入随着新零售网络扩张仍有很大增长潜力 [84] - 费用增长主要源于研发投入加大和新店开设带来的销售费用增加,研发费用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