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锂电池产业链 包括储能 动力电池 锂电设备及关键材料环节[1]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电池厂商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鹏辉能源 中创新航 天能动力 双登股份 瑞福兰君[9][10] * 材料环节公司包括多氟多 天赐材料 华升锂电 豫能龙盘 恩捷股份 尚太科技 璞泰来[11] * 设备环节公司包括海木星 联赢激光 先导智能 先惠技术 杭可科技 宏工科技[17][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周期与增长动力 * 锂电池产业链正处于新一轮向上周期 头部厂商基本满产甚至超产[3] * 预计2026年锂电池整体增长25%-30% 其中动力电池增长约20% 储能增长40%-50%[1][4] * 储能成为核心增长动能 未来需求端预期不断走强[3][4] 资本开支与供给端 * 2026年头部厂商资本开支维持高位并有所提升 整体扩张规模预计达400吉瓦时 同比增长30%-40%[1][5] * 材料环节新增供给释放较少 稼动率将持续提升 预计整个产业链利润增速可能达到30%以上[1][5] * 2026年是设备端资本开支确定性扩产的一年 整体锂电设备企业订单增速预计25%-30% 储能资本开支增速可能达50%[3][12] 短期供需与价格走势 * 短期内受储能抢装和新能源车购置税退坡抢装驱动 行业供需两旺 头部厂商供应紧张 订单顺延至2026年[6] * 预计2026年一季度排产依然强劲 储能排产景气度最高 动力电池面临价格传导阻力[6] * 储能电芯受高警惕度支撑 价格反转趋势有望持续 四季度在原材料端涨价驱动下有望再次迎来通胀[8][9] 投资建议与细分领域机会 * 关注价格反转逻辑下的材料环节 如六氟 VC 铁锂正极 这些领域供给刚性强 有望带来价格修复[7][11] * 关注溢价能力较强 电池环节格局优越的企业[7] * 关注设备端具有资本开支机会的新兴技术企业 把握当前调整机会进行布局[7] * 储能细分零部件如熔断器 继电器和集成母排将受益于储能市场增长[1][8] 出海与全球供应链 * 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出海需求将继续增长 受益于全球供应链转移背景下欧美整车厂对电动车重视程度提高[3][12] * 国内动力电池资本开支增速预计为20%左右 但海外动力电池资本开支才刚起步 将拉动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出海需求增长[13] * 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出海布局将推动中国锂电设备企业海外订单增速超过30%[3][13]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波动与估值 * 近期储能板块波动主要由于市场对高位预期进行修正调整 假消息传播及上市公司表态被误解 部分头部电池厂商减持以及港股市场压制估值也对板块产生影响[2] * 锂电设备板块近期股价调整后处于相对舒适区间 目前估值普遍在20倍左右 被认为是布局良机[3][12] * 储能电池龙头企业2026年估值倍数大约在20-25倍之间 二线头部厂商单瓦时净利润预期为2-3分钱[9] 二三线厂商与扩产趋势 * 二三线城市储能市场进入基本面向上的拐点[8] * 中尾部厂商目前估值较低 但仍可受益于储能景气度的外溢效应[10] * 2026年二三线小型厂商也可能会跟随头部企业进入扩产和资本开支持续周期 由储能需求拉动[14] 具体公司前景与订单预期 * 海木星:在中创新航体系内占据50%以上份额 中创新航预计2026年新增产能接近100吉瓦时 对应海木星60亿左右的订单弹性 2026年锂电订单增速翻倍[17] * 联赢激光:宁德扩产链焊接设备核心龙头 占70-80%份额 宁德指引2026年资本开支上修至400吉瓦时以上 对应焊接设备20-30亿订单弹性[17] * 先导智能:作为宁德时代重要供应商 预计能获得150-200亿元增量订单[17]
储能持续超预期,看好设备需求弹性
2025-11-19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