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携程集团(Trip.com Group,股票代码:TCOM)[1] * 行业为在线旅游(OTA)及休闲旅游行业[1][33]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6%,达到指引区间12-17%的高端,与第二季度增速持平[1] * 国际Trip.com平台收入增长强劲,同比增长60%,高于第二季度的55%[1] * 国内和出境游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0%和15%,均超过行业增速(分别为6%和13%)[1] * 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2%至61亿元人民币,超出公司指引和市场预期,利润率收缩收窄至-1个百分点(33.4%)[1] * 净利润因出售MakeMyTrip股权的一次性收益(170亿元人民币)跃升至192亿元人民币[1] * 第四季度收入指引为同比增长15-20%[22] 分业务表现 * 住宿预订业务收入增长18%,受Trip.com平台70%的预订量增长推动,国内酒店平均每日房价同比下降2%[19][26] * 交通票务业务收入增长12%,Trip.com平台机票预订量增长超过60%[19][27] * 打包旅游收入增长疲软(+3%),低于指引,因疫情后旅客更青睐个性化产品[19] * 商旅管理收入加速增长15%,因更多公司采用其服务[19][28] 运营趋势与竞争 * 管理层对休闲旅游需求持乐观态度,指出国庆黄金周期间出现"3Ls"趋势:长停留、长距离、长尾需求[20][33] * 出境游需求强劲,欧洲长途目的地如冰岛、挪威预订量翻倍,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增长70%[20] * 尽管存在对日本旅行警告的担忧,但管理层认为影响有限,历史经验显示需求会转移至其他目的地(如泰国、香港、韩国)[20][46] * 在国内市场,公司认为竞争对手(如Fliggy, JD)缺乏库存和供应链优势;在亚洲市场,尽管竞争加剧(如Agoda),但市场庞大且分散,公司仍有增长机会[20] 成本与展望 * 利润率超预期得益于人员相关费用(产品研发及行政开支)控制,同比增长11%,低于此前季度[1][32] * 预计集团2026年息税前利润增长17%,利润率扩张0.7个百分点至29.8%,关键变量在于Trip.com平台的增长与亏损平衡[22] * 公司估值具有吸引力,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16倍,低于美国同行Booking.com(19倍)和Airbnb(24倍)[25] 其他重要内容 财务状况与股东回报 * 截至9月25日,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1077亿元人民币(152亿美元),环比增长14%[35] * 净现金为758亿元人民币(107亿美元)[36] * 公司已于8月25日完成4亿美元的年度股票回购计划(回购1.1%的ADS),并宣布50亿美元的长期回购计划,具体执行节奏将视市场情况而定[35] 细分市场潜力 * 目的地服务或体验市场目前规模较小,约占集团总商品交易总额的2-3%,公司暂不计划在此领域进行激进投资,而是作为其他预订服务的补充[21] 行业数据 * 国内酒店行业每间可售房收入在近期因平均房价恢复(同比增长3%)而改善,行业供应增长放缓[33][53] * 国际航班运力持续恢复,截至11月16日,部分区域运力已超过2019年水平(如中东142%)[63]
携程集团 -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因利润率超预期表现优异。EBIT 增长回升将助力股价重估。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