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于1991年,核心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玻璃纤维及制品,产品具有轻质、高强、耐久、绿色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汽车及轨道交通、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 [1] - 公司在国内外建有生产基地,玻纤纱年产能超过120万吨,玻纤布年产能达2亿米,居全球前三,在清洁能源、5G通讯、节能减排等核心领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1] - 2025年1-9月,公司完成营业收入64.13亿元,同比增长19.01%;利润总额4.05亿元,同比增长393.48% [2] 成本控制与应对行业周期 - 公司通过冷修技改(窑炉设计使用寿命8-10年)引入更先进设备、技术与工艺,提升产能规模和生产效率,实现生产成本持续下降 [2] - 公司聚焦主营业务,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和全面对标工作,落实“全员、全流程、全要素”成本管控理念,不断拓展新的降本空间 [2] - 为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公司系统推进市场、生产、研发、财务等多维举措: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升生产效率、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优化资本与负债结构、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2][3] 新兴领域技术进展 - 公司低介电玻璃纤维(LDK)产品介电损耗可低至0.0002-0.0004,已成功应用于5G-A基站建设、AI服务器、车联网及卫星通信等多个前沿领域 [4] - 公司突破“零气泡”等关键技术难题,同步掌握坩埚法与池窑法两种生产工艺,能够灵活、自主生产低介电电子细纱 [4] - 公司坚持聚焦高端、差异化产品路径,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强化跨部门协同,推动LDK等高端产品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应用的高效衔接,未来将持续优化产能配置,提升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良率 [4] 海外运营与风险管理 - 巴西子公司2024年因产线冷修技改及当地货币雷亚尔贬值出现阶段性亏损,2025年通过提升生产稳定性、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本地市场拓展,经营状况正逐步改善;巴林公司持续保持良好盈利能力,发展态势稳健 [5][6] - 公司建立系统化风险管理机制管控海外政策与运营风险:积极对接当地政府部门与行业机构,建立常态沟通机制;提升本地化运营管理水平,推进管理团队与生产骨干本地化;加强原材料保障与供应链备份能力;强化汇率与财务风险防控,建立汇率波动应对机制;建立应急预案与评估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与压力测试 [6]
国际复材(301526) - 301526国际复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