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第四季度总营收1.6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3%,较第三季度增长5%,较2019年第四季度增长4.3%,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8.3% [23][24] - 产品营收1.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0.1%;其中系统营收增长25.9%至6180万美元,耗材营收增长12.3%至5630万美元 [24] - 服务营收4900万美元,同比增长13.3%,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4%;其中客户支持营收同比增长7%,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8.1% [25] - GAAP毛利率为43.7%,去年同期为46.4%;Non - GAAP毛利率为48.7%,去年同期为49.5% [25] - GAAP运营费用为89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70万美元,增幅30.1%;Non - GAAP运营费用为796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40万美元,增幅28% [26] - GAAP运营亏损162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250万美元;Non - GAAP运营收入17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830万美元 [27] - GAAP净亏损48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亏损0.07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10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盈利0.20美元;Non - GAAP净收入5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盈利0.01美元,去年同期为70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盈利0.13美元 [27][28] - 调整后EBITDA为7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460万美元 [28] - 第四季度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44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370万美元,本季度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存款为5.022亿美元,2020年第四季度末为2.991亿美元 [28] - 2022年营收指引为6.8亿 - 6.95亿美元,预计各季度营收环比增长,下半年强于上半年;第一季度营收预计同比增长高个位数 [29][30] - 2022年全年毛利率预计与2021年持平或略高,下半年强于上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一季度持平;长期来看,毛利率有望回升至50%以上 [30] - 2022年运营费用预计比2021年高2000 - 2500万美元;Non - GAAP运营利润率全年略高于2%,上半年有小幅运营亏损,下半年转为盈利;长期来看,运营利润率有望达到两位数 [31][32] - 预计GAAP净亏损7400 - 670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亏损1.11 - 1美元;Non - GAAP净收入1000 - 130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盈利0.14 - 0.19美元;调整后EBITDA预计在3800 - 4100万美元;资本支出预计在2000 - 2500万美元 [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系统销售是本季度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系统营收同比增长25.9%至6180万美元,是12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通常会带动未来耗材销售 [23][24] - 耗材营收增长12.3%至5630万美元,客户服务和耗材营收高于2019年水平 [24][25] - 服务营收增长13.3%至4900万美元,其中客户支持营收增长7% [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从地域市场来看,EMEA地区在航空和汽车等多个垂直领域对新技术的采用上正在追赶美国,公司在该地区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美国和亚洲市场也有很好的表现,各地区需求良好,增长积极 [9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是成为聚合物3D打印的首选,涵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采用多种技术和完整解决方案,以适应设计、制造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应用,增加在制造应用方面的业务 [8] - 2020年制造业收入占比超25%,2021年达到29%,预计2022年制造业销售至少增长20% [9] - 通过战略收购(如Origin、RPS和Xaar 3D)、拓展软件能力、开展技术投资等方式,丰富产品组合,加强市场竞争力 [10][11] - 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针对制造客户的Origin One、H350、F770等系统,以及牙科和医疗领域的打印机,同时加强软件和材料方面的开发 [12][13][16] - 建立投资部门Stratasys Ventures,投资连续碳纤维等前沿技术,加速战略实施,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5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1年是变革性的一年,公司产品大幅改善,资产负债表增强,技术投资增加,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33] - 2022年将加强在聚合物3D打印领域的领导地位,H350和Origin One等产品有望扩大可寻址市场,公司具备持续增长和为股东带来回报的条件 [34] - 市场对公司技术的信心增强,3D打印行业已从快速原型制作向全面制造转变,达到重要转折点 [33] - 公司认为当前毛利率下降是暂时的,随着外部问题缓解和长期计划的执行,毛利率有望回升至50%以上 [3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ESG战略融入产品和流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制造,计划下季度发布首份纯聚合物增材制造GRI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1] - 公司获得美国海军2000万美元的25台F900制造系统订单,成为其增材生产合作伙伴,有望快速扩大应用规模 [3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新产品在市场的反馈和吸引力如何 - 公司新产品在各技术领域均有布局,SAF有良好的业务管道,Origin在工业和牙科客户中获得好评,RPS表现超预期,DentaJet与牙科Origin结合对牙科行业有吸引力,F770在市场有良好反响 [39][40][41] 问题2: 公司“一站式”战略是否有实际成效 - 已有两家汽车OEM使用公司的全部五种技术,公司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该战略已初见成效,市场反馈积极 [43] 问题3: 2022年第一季度指引优于正常季节性的原因,以及第四季度是否有销售限制 - 增长由新产品和现有技术驱动,年初有强劲的积压订单,第四季度没有销售限制 [47] 问题4: 第四季度是否有H350营收,第一季度是否有Origin营收 - 第四季度已有SAF产品营收,第一季度开始发货Origin并将产生营收 [49] 问题5: Origin One Dental VSM是否有大客户试用,获取市场份额的可能性 - 进行了全面的beta测试,获得了大客户的积极反馈,该产品在工业牙科领域有独特价值,结合PolyJet可覆盖全范围应用,有望在中大型牙科客户市场取得份额;假牙市场是更大的机会 [51][52] 问题6: 公司投资连续碳纤维的情况 - 公司成立Stratasys Ventures投资部门,专注于加速战略实施,投资连续碳纤维等前沿技术,如近期投资了90 labs,该部门有强大的外部创新管道,有助于保持技术领先 [54] 问题7: 毛利率压力是暂时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 - 一方面预计未来物流和原材料情况会改善,另一方面随着业务扩大和新产品成熟,公司会主动优化流程以提高利润率 [56] 问题8: 2022年哪些垂直市场增长潜力大 - 公司战略聚焦制造和医疗保健领域,制造涵盖政府、国防、航空、汽车等多个垂直领域,且从原型制作向制造转变;医疗保健主要是牙科和术前规划,公司在该领域有领先技术 [58][59] 问题9: 如何看待系统增长与耗材、客户支持等经常性收入的关系,以及软件收入是否纳入营收指引 - 预计2022年所有业务流都将增长,硬件是增长驱动力,耗材和服务将随之增长;软件目前贡献不大,下半年F450开放材料后会有软件许可收入,公司会适时更新软件收入情况 [62][63] 问题10: 开放FDM打印机使用第三方材料的原因,以及未来是否会开放PolyGen系统 - 这是行业领导行为,旨在消除制造业应用中材料种类的障碍,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采用混合控制的开放材料模式,与客户合作创新,已获得客户好评;目前没有开放PolyJet的计划,因其主要用于原型制作,需求不同 [65][67] 问题11: 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情况,以及这些合作对业务增长的贡献 - 与美国海军合作实施分布式制造,在全球部署F900机器生产备件;与Boom的合作从原型制作扩展到工装和零部件制造,节省了开发时间,这些合作体现了公司与客户合作推动3D打印在制造中应用的理念 [70][71][72] 问题12: 如何有效管理库存水平,以及2022年营运资金动态和经营现金流增长情况 - 公司未对现金流进行指引,但会继续增加库存采购以应对增长,有超5亿美元现金用于投资,对2022年现金流持积极态度 [74] 问题13: 经营收入增加情况下,现金流增减的影响因素 - 现金流与经营收入相比,需考虑所有营运资金因素,公司会继续增加库存投资,建模现金流时需考虑这一因素 [77] 问题14: 新产品在2022年和未来对营收增长的贡献 - 公司未对特定产品提供指引,但预计2022年所有技术的营收都将比2021年增长,Xaar和Origin的推出将有显著影响,未来所有产品和技术都将推动增长 [79] 问题15: 客户业务增长的驱动因素 - 客户认识到增材制造是未来制造趋势,受供应链需求、定制化、可持续性等因素驱动,寻求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有良好声誉和执行能力的合作伙伴,公司在这方面具有优势 [82][83] 问题16: 2022年运营利润率约2%的影响因素,以及2023年运营利润率扩大的原因 - 2022年营收显著增长,运营费用占营收比例将下降;长期来看,运营利润率扩大的因素包括耗材增加、软件带来高利润率以及整体营收增长等;外部物流成本问题有望缓解,内部公司通过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软件收入等方式提升利润率 [86][87][88] 问题17: 不同地区的需求差异 - 整体呈现复苏和创新的趋势,EMEA地区在新技术采用上追赶美国,美国和亚洲市场也有良好表现,各地区需求和增长情况良好,差异主要受疫情和复苏情况影响 [90] 问题18: 未来一两年的收购计划 - 公司有结构化的业务发展框架,收购围绕加速战略实施进行,目前从收购基础技术转向加强技术,注重在工作流程和材料方面的投资,通过内外部创新确保技术领先 [93][94] 问题19: 2022年营收可见性与2019年的差异及驱动因素 - 公司对2022年实现营收目标有信心,年初有强劲的积压订单,新产品和现有技术支持达成指引 [95] 问题20: 如何调和EBIT指引与调整后EPS指引的差异 - EBIT和净收入之间没有重大一次性项目,可参考过去的税务、财务收入水平来建模2022年情况 [98] 问题21: 长期运营利润率达到两位数的目标年份或营收水平,以及实现思路 - 未来几年,预计毛利率回升至50%,随着营收增长,运营费用增长将低于营收增长,从而实现运营杠杆;公司具备基础设施、明确的战略、增长引擎和良好的执行力,客户忠诚度高,预计两到三年运营收入将显著提升 [10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