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N Semiconductor(ON)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总营收19.6亿美元,高于指引中点,得益于碳化硅和能源基础设施业务的强劲表现 [6][18] - 第一季度GAAP和非GAAP毛利率为46.8%,高于指引中点,受工业营收高于预期和碳化硅制造表现改善推动 [20] - 第一季度非GAAP毛利率环比下降160个基点,因碳化硅产能提升、EFK业务逆风以及工厂利用率降至71% [21] - 第一季度GAAP运营费用为3.526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3.141亿美元;非GAAP运营费用为2.86亿美元,低于指引,2022年同期为3.028亿美元 [23] - 第一季度GAAP运营利润率为28.8%,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32.2%,环比下降190个基点 [24] - 第一季度非GAAP税率为16.3%,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03美元,2022年同期为1.18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为1.19美元,高于指引上限 [24] - 第一季度GAAP摊薄后股份数量为4.485亿股,非GAAP摊薄后股份数量为4.391亿股 [24] - 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亿美元,循环信贷额度未使用余额为16亿美元 [25]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08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8740万美元,占营收的4.4%,受年度奖金和资本支出支付时间影响为负 [25] - 第一季度资本支出为3.215亿美元,资本密集度为16.4%,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资本密集度将处于中高个位数百分比范围 [25] - 第一季度应收账款为8.809亿美元,增加3860万美元,DSO为41天,增加4天 [25] - 第一季度库存增加1.981亿美元,库存天数增加23天至159天,其中包括约43天的过渡库存 [26] - 第一季度分销渠道库存减少7900万美元,处于历史低位,库存周数从7.3周降至7周 [27] - 第一季度总债务为35亿美元,净杠杆率为0.25 [27] - 第一季度在物业、厂房和设备项下计提4100万美元,与美国工厂投资的25%投资税收抵免相关 [27] -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在19.75亿 - 20.75亿美元之间 [28] - 预计第二季度非GAAP毛利率在45.5% - 47.5%之间,受工厂利用率降低、EFK业务逆风以及碳化硅产能提升的稀释影响 [29] - 预计第二季度非GAAP运营费用在2.97亿 - 3.12亿美元之间,非GAAP其他收入和支出在300万 - 500万美元之间 [29] - 预计第二季度非GAAP税率在15.5% - 16.5%之间,非GAAP摊薄后股份数量约为4.4亿股,非GAAP每股收益在1.14 - 1.28美元之间 [29] - 预计第二季度资本支出在4.2亿 - 4.6亿美元之间,主要用于碳化硅和EFK的棕地投资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业务第一季度营收9.8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50%,环比持平,预计第二季度将实现环比增长 [8][19] - 工业业务第一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超过原预期,得益于能源基础设施业务的增长 [9][19] - 电力解决方案集团(PSG)第一季度营收10亿美元,同比增长3%,碳化硅业务的营收和利润率均超预期,推动毛利率环比扩张 [19] - 先进解决方案集团(ASG)第一季度营收5.93亿美元,同比下降14% [19] - 智能传感集团(ISG)第一季度营收3.54亿美元,同比增长32%,创历史新高,且连续第11个季度实现毛利率扩张,毛利率超过50% [15][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汽车和工业业务占总营收的79%,去年同期为65%,提前两年实现到2025年占比75%的目标 [10] - 第一季度智能传感业务中汽车和工业业务占比超过95% [16] - 第一季度智能电源和智能传感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69%,去年同期为64% [17] - 公司通过长期供应协议(LTSAs)提高了各市场的需求可见性,第一季度LTSAs承诺营收增加10亿美元,达到176亿美元,预计未来12个月将确认约58亿美元的承诺营收 [10][2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过去两年公司围绕结构变革进行转型,精简产品组合、减少价格与价值差异、加大碳化硅投入并改善整体运营 [7] - 公司致力于在碳化硅市场取得领先地位,目标是到2023年将碳化硅营收增长至10亿美元,约为2022年的5倍,且大部分衬底将实现内部供应 [8] - 公司推出新的Elite Power Simulation工具,通过系统级仿真加快复杂电力电子应用推向市场的速度 [12] - 公司与全球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与极氪、宝马集团等签订LTSAs,提供碳化硅解决方案 [13][14] - 公司继续投资硅功率业务,为汽车OEM向区域架构转型提供智能电源解决方案 [14] - 公司推出新的Hyperlux系列图像传感器,支持向八百万像素设备的过渡,提高产品平均售价和利润率 [15] - 公司通过退出非核心业务和低价值商品应用,减少供需差距,推动聚焦市场的利润率扩张和营收增长 [16] - 公司承诺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设定近期基于科学的减排目标,到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 [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当前市场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团队致力于卓越运营,第一季度业绩超出预期 [6] - 电动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能源基础设施的需求在宏观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健康 [8] - 公司预计能源基础设施业务将在2023年实现50%的增长,且毛利率具有吸引力 [19] - 公司对碳化硅业务的增长充满信心,预计到2023年底实现10亿美元的营收目标 [8][33] - 公司认为定价环境稳定,大部分业务受长期供应协议保护,价格在协议期内固定 [9] - 公司将继续执行财务和资本分配战略,通过股票回购和发行可转换债券回报股东 [22] - 公司预计2023年将是毛利率的过渡年,将通过管理临时逆风保持毛利率的发展轨迹 [21][29] - 公司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将在5月16日的分析师日分享加速股东价值的未来计划 [30][9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获得现代汽车集团2022年度供应商奖,被认可为其生态系统中关键技术的可靠供应商 [11] - 公司在第一季度退出了4700万美元的非核心业务,累计退出非核心业务营收达到3.41亿美元 [20] - 公司在第一季度发行了15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用于偿还定期贷款,同时进行了看涨价差交易,提高了有效行权价格,提供了显著的稀释保护 [2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汽车业务的库存、需求情况,以及碳化硅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区别 - 碳化硅业务处于增长阶段,第一季度进展略超预期,预计全年将持续增长,有望实现10亿美元的营收目标 [33] - 其他汽车技术方面,部分技术供应受限,需求健康;部分技术正在监测库存消化情况,第一季度已采取措施减少分销渠道库存 [33][34] - 预计第二季度汽车业务营收将实现环比增长,全年营收将高于去年 [34] 问题2: 毛利率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 - 第一季度工厂利用率从74%降至71%,预计全年将维持在该水平附近,若下半年市场复苏,可快速提高利用率 [36] - 碳化硅业务表现好于预期,但EFK业务成本高于预期,对毛利率有稀释影响 [36] - 公司有信心通过提高整体毛利率来抵消这些影响,预计到2024年初将EFK业务的成本结构调整至合理水平,2023年毛利率仍将按计划发展 [37] 问题3: 碳化硅材料的内供进展及对毛利率的影响 - 公司目标是到2023年底实现碳化硅衬底的大部分内供,目前进展顺利,对实现该目标充满信心 [40] - 内供有助于提高毛利率,但碳化硅业务毛利率扩张的主要驱动力是固定成本的利用率提高,公司预计该业务的毛利率将达到或超过公司平均水平 [41] 问题4: 汽车业务Q2 - Q4的定价环境及宏观因素的影响 - 定价环境非常稳定,长期供应协议使公司与客户在价格和销量上达成一致,没有价格调整的讨论,重点始终是供应保障 [43] - 不仅汽车业务,所有有长期供应协议的市场定价都保持稳定,公司专注于提供有价值的产品,避免参与有价格压力的市场 [44] 问题5: 短缺情况和交货期的更新 - 短缺技术主要包括高压硅和一些智能电源技术,这些技术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的需求增长超过了产能增加,预计下半年仍将受限 [47][48] - 交货期相对稳定,在41 - 43周左右,季度环比下降1 - 2周 [49] 问题6: 未来三到五年资本支出对折旧和毛利率的影响 - 公司的资本支出主要用于支持长期供应协议下的产能扩张,有信心通过增加的营收和毛利率来抵消额外的折旧费用,预计影响不大 [51] 问题7: 碳化硅和EFK业务的逆风何时达到峰值,以及fab light战略的成本节约何时开始显现 - fab light战略预计在2024 - 2025年开始实现1.6亿美元的成本节约,因为退出工厂需要至少三年时间 [54] - EFK业务的逆风在第一季度已经显现,预计全年较为稳定,到2024年初可将成本结构调整至合理水平 [55] - 碳化硅业务的逆风可能在Q3达到峰值,预计到2024年其毛利率将达到公司平均水平 [55] 问题8: 公司整体营收增长的长期目标是否仍然适用 - 管理层表示将在5月16日的分析师日讨论该问题 [57] 问题9: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情况 - 中国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增长市场,即使市场需求有波动,公司仍将在该市场实现增长,对营收有积极贡献 [59] 问题10: 碳化硅和EFK业务的逆风量化,以及碳化硅业务的稳定毛利率预期 - 碳化硅业务的逆风历史上为100 - 200个基点,目前表现好于预期,处于该范围的中间水平 [61][62] - EFK业务的逆风历史上为40 - 70个基点,实际情况比预期高两倍以上,但公司有信心通过其他业务的毛利率扩张来抵消 [62] - 碳化硅业务在达到规模后,毛利率将达到或超过公司平均水平 [61] 问题11: 汽车市场的整体需求情况,以及LTSAs增长的驱动因素和能源基础设施市场的顺风因素 - 汽车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变化,第一季度调整库存是为了重新定位,第二季度及全年将恢复增长,公司对该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65] - LTSAs的增长是全面的,包括碳化硅和非碳化硅业务,客户为了确保供应,会锁定整个产品组合,新客户也在加入,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 [67] - 能源基础设施市场的增长是由市场驱动的,主要得益于硅功率和碳化硅产品,公司与多家顶级能源供应商签订了LTSAs,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公司业务也将随之增长 [68] 问题12: 碳化硅业务非衬底部分的供应链情况,以及与绿地设施相比的成本优势 - 公司在晶圆制造和内部外延方面增加了产能,相比外部采购具有成本优势 [71] - 公司正在扩大现有功率晶圆厂的产能,这比新建绿地设施更便宜、风险更低,有助于提高成本结构和扩大规模的速度 [72] 问题13: 公司谨慎监测库存的具体情况 - 主要在消费和计算市场谨慎监测库存,特别是分销渠道库存,第一季度已积极减少渠道库存 [74] - 公司将继续谨慎管理库存,直到对下半年市场有更高的信心,避免库存积压 [75] 问题14: 图像传感器的供应限制情况、竞争地位,以及800万像素产品的营收占比 - 公司在图像传感器技术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如近红外技术和高动态范围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照明条件 [78] - 800万像素产品是新产品,目前营收占比很小,但随着其逐步推广,预计将带来毛利率的提升和营收结构的改善 [79] 问题15: 汽车技术的供应限制清单,以及公司对并购的看法 - 图像传感器业务在代工厂方面的供应限制有所缓解,但仍未完全解决;高功率硅(如IGBT和碳化硅)仍然供应受限,主要受汽车和工业市场需求增长的驱动 [81] - 公司的重点是执行现有计划,但也会关注并购机会,目前没有必须进行并购才能实现的有机计划,将采取机会主义和谨慎的并购策略 [82] 问题16: 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中国市场销售占比的变化和潜在增长空间 - 中国非战略市场的需求下降,符合公司的预期,公司正在退出这些市场以保护利润率 [85] -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对公司来说是净增量市场,尽管市场有一些波动,但公司仍将在该市场实现增长,对营收有积极贡献 [86] 问题17: 支持10亿美元碳化硅营收的材料供应情况,以及传统供应商的限制和供应商名单的扩展 - 公司不担心碳化硅的外部供应,内部供应比例将逐步增加,年底将实现大部分内供 [88] - 公司已经建立了多个合格的外部供应商,能够满足需求,同时也在内部衬底生产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88] 问题18: 特斯拉减少碳化硅使用对公司碳化硅供需的长期影响 - 特斯拉的新平台虽然减少了碳化硅的使用,但从整体市场来看,这是一个更大的平台,对碳化硅的需求仍然是净增量 [92] - 公司认为客户可以选择硅和碳化硅的组合,公司能够同时供应这两种产品,这对公司是有利的,预计未来几年碳化硅市场仍将供不应求 [93] 问题19: 本季度退出业务的剩余规模、持续时间和毛利率预期 - 公司预计全年将退出约4亿美元的业务,第一季度退出了4700万美元,低于预期 [95] - 预计第二季度将退出约8500万美元,剩余部分将在下半年退出 [95] - 退出业务的毛利率目前在中40%左右,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业务的毛利率将降至公司不愿意参与的低水平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