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美半导体(ON)

搜索文档
反倾销反歧视反垄断:中国还击美国芯片战
虎嗅· 2025-09-16 12:05
中国芯片产业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并于同一天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1] 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15日判定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并启动进一步调查[1][8] 这标志着中国在芯片战中首次对美国采取系统性反制行动[1] 反倾销调查核心内容 - 反倾销调查针对美国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33] 调查期为2024年1月至12月 产业损害调查期覆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32] - 美国企业德州仪器 ADI 博通和安森美被指控在对华销售中累计增长37% 但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严重压制国内产品价格[36] 倾销幅度加权平均达340.10%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302.41% 栅极驱动芯片达458.51%[30] - 国内产业因价格压制导致2023年以来处于大幅亏损状态 毛利率和开工率持续低迷[39] 若调查成立 可能对四家美国公司征收反倾销税 其在华收入合计超百亿美元[41] 英伟达反垄断违规详情 - 英伟达被认定违反2019年收购迈络思时市场监管总局附加的七项限制性条件[15] 具体违反第二条"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市场供应GPU加速器"[17] - 英伟达向中国市场提供性能阉割版GPU 如H20芯片算力仅为H200芯片的六分之一 带宽仅为五分之一[18] 且此前因H20芯片安全漏洞问题于2025年7月31日被国家网信办约谈[20][21] - 英伟达在GPU加速器市场全球份额达90%-95% 中国份额95%-100% 迈络思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市场全球份额55%-60% 中国份额80%-85%[13] 该收购案于2020年4月16日被附条件批准[15] 市场反应与影响 - 中国模拟芯片厂商股价全线大涨 圣邦股份 纳芯微 上海贝岭涨停 思瑞浦 赛微微电涨超7%[42] 美股德州仪器开盘跌超3% 安森美和博通跌约1%[43] - 英伟达股价在9月15日美股开盘一度跌1.5%[28] 公司自愿上交对华销售H20芯片15%的销售额给美国政府[25] 且CEO黄仁勋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26] 调查策略与背景 - 反制措施直接回应美国商务部9月12日将23家中国芯片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行动[2] 并为中美经贸会谈增加谈判筹码[3] 体现"边打边谈 以打促谈"策略[4] - 反歧视调查若成立可能导致加征关税或限制进出口[45] 所有调查可能随中美经贸会谈进展而调整[47] 终极反制依赖于自研能力提升[48]
对美反倾销调查,国产模拟芯片板块大涨
虎嗅· 2025-09-15 21:37
反倾销调查事件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自2025年9月13日开始 预计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 [1][5] - 调查申请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于7月23日提交 指控美国生产商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41% [2][4] - 调查涉及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包括成品芯片及可生产相同功能芯片的晶圆、晶粒 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及工业系统 [9][10][13] 市场反应与影响 - A股模拟芯片板块大涨 圣邦股份、上海贝岭收盘涨停 纳芯微、思瑞浦收盘涨幅分别为10.79%、9.68% 赛微微电、艾为电子、希荻微收涨7.12%、4.91%、4.64% [1] - 美股模拟芯片板块盘前集体走低 德州仪器、亚德诺盘前跌超2% 安森美跌超1% [4] - 业内人士认为纳芯微和思瑞浦作为国内汽车和工业业务头部公司 产品与调查重合度较高 预计事件利好两家公司 [11] 行业格局与数据 - 被调查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亚德诺、博通、安森美 [3] - 申请调查产品进口数量持续大幅上升 2022年至2024年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 [4] - 2024年中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35% 德州仪器2024年来自中国收入约30亿美元(同比减少9% 占比19%) 亚德诺2024财年来自中国收入约21亿美元(同比减少5% 占比23%) [15][16] - 国产模拟芯片自给率仍相对偏低 第一梯队以德州仪器、亚德诺等欧美企业为主 [17] 行业协会支持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支持调查 称需要公平环境 鼓励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6] -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强烈反对美国不公正限制措施 支持中国政府维护企业权益 [6]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支持商务部措施 呼吁开放公平的国际市场环境 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7] 产业竞争分析 - 2023年初德州仪器在中国市场降价 集中于工业、汽车领域 对国内中小厂商造成最大冲击 [19][20] - 德州仪器等厂商在高端数模混合芯片、带数字处理模块的模拟产品及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技术壁垒 [20] - 国内厂商未来发展核心是提升技术能力 新兴应用和需求迭代为国产模拟芯片在高端市场提供发展前景 [20][21]
反倾销落地,国产模拟芯片迎转机
钛媒体APP· 2025-09-15 19:21
商务部反倾销及反歧视调查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1][2][17] - 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2022至2024年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2][17] - 涉及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 申请调查产品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17] - 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相关规定 [1][4] 全球及中国半导体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8.9% 其中模拟芯片增长4% [4] - A股半导体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3212亿元 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增长约30% [4] - 模拟芯片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4倍 34家企业中6成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上涨 [4] 国内模拟芯片企业财务表现 - 多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30% 包括希荻微(102.73%)、思瑞浦(87.33%)、纳芯微(79.49%)、杰华特(58.2%)、芯朋微(40.32%)、美芯晟(36.83%)、赛微微电(31%) [6] - 部分企业净利润大幅增长 美芯晟同比增长131.25% 芯朋微同比增长106.02% 艾为电子同比增长71.09% [6] - 思瑞浦归母净利润6569万元同比扭亏 电源管理产品销售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46.11% [8] - 晶丰明源归母净利润1576万元同比扭亏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收入同比上升约40% [8][12] 企业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希荻微营收增长主因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带动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需求上升 [7] - 纳芯微营收增长受汽车电子需求稳健增长及泛能源领域复苏推动 [7] - 杰华特营收增长动力来自电源芯片(同比增长49.8%)和信号链芯片(同比增长651.97%) [7] - 芯朋微营收增长得益于新产品门类增长和新市场拓展 非AC-DC品类营收提升73% 工业市场营收提升57% [7] 行业盈利能力提升 - 模拟芯片行业销售毛利率中位数从一季度34.72%提升至二季度35.05% [11] - 头部企业毛利率超50% 包括赛微微电和圣邦股份 [11] - 多家企业毛利率同比提升 美芯晟毛利率同比增长11.91% 芯海科技从33.37%升至35.59% 艾为电子上升8.03个百分点至36.12% [11][12] - 纳芯微毛利率连续两个季度回升 从2024年Q4的31.53%提升至2025年Q2的35.97% [13] 库存管理效率改善 - 2025年第二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中位数177天 超过2022年同期水平 [16] - 多家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大幅缩减 杰华特缩减101.5天 希荻微缩减128.11天 思瑞浦缩减137.8天 赛微微电缩减356天 [16] 行业并购整合动态 - 必易微拟以2.95亿元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100%股权 拓展传感器芯片业务 [18] - 晶丰明源拟以32.83亿元收购易冲科技100%股权 加强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能力 [18] - 杰华特联合斥资4.18亿元购买新港海岸66.25%股权 布局时钟芯片和高速接口芯片 [19]
美股模拟芯片板块盘前集体走低,德州仪器、亚德诺(ADI)盘前跌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6:21
美股模拟芯片板块表现 - 9月15日美股盘前模拟芯片板块集体下跌 [1] - 德州仪器盘前跌幅超过2% [1] - 亚德诺(ADI)盘前跌幅超过2% [1] - 安森美股盘前跌幅超过1% [1] 个股表现 - 德州仪器股价下跌超2% [1] - 亚德诺(ADI)股价下跌超2% [1] - 安森美股价下跌超1% [1]
国诚投顾:模拟反倾销调查启动,多维拆解影响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9-15 15:38
受益产品: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反倾销主要针对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通用接口芯片和 栅极驱动芯片"。相关芯片24年总进口量23.6亿颗,自美进口15.9亿颗,自美进口比例60%以上。其中, 通用接口芯片24年中国总产量约为5.2亿颗,中国总需求量约为24.8亿颗,进口量19.6亿颗,自美进口 12.1亿颗,自美进口比例60%以上。栅极驱动芯片24年中国总产量约为6.6亿颗,中国总需求量约为10.6 亿颗。自美进口3.8亿颗,自美进口比例97%以上。我们中性测算,反倾销将使得中国通用接口芯片和 栅极驱动芯片市场分别扩张至3.3、1.6倍;乐观测算,反倾销将使得中国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分别扩张至13.4、8.8倍。 受益地域企业:江苏模拟企业。此外我们注意到,本次反倾销的申请人为"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主 因多所模拟企业位于江苏,且其中大多数的模拟企业在此前均受TI价格战影响。因此从地域上看,后续 反倾销调查咨询企业或偏向于江苏模拟企业。 投资策略 事件 商务部于2025年7月23日收到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国内相关模拟芯片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 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 ...
中美,大消息!财政部,释放重要信号!美联储,重磅来袭!事关芯片,商务部出手!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9-14 17:16
中美经贸会谈 - 中美双方将于9月14日至17日在西班牙举行会谈 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经贸问题 [2] - 中方明确表示维护本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将依法依规审批TikTok问题 [2] - 中方敦促美方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2] 中国财政政策 - 财政部表示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为68.7% [3] - 截至2024年末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 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和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3] - 财政部门将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3]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涉及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 [4]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支持调查 称美国产品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达41% [4][5] - 2022年至2024年美国相关芯片对华出口数量持续上升 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 [5] - 涉及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ADI、博通和安森美四家企业 [5] 金融监管动态 - 证监会对*ST东通财务造假作出行政处罚 拟对上市公司罚款2.29亿元 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 [6] - *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6] - 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证监会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6] 数字人民币推进 - 国家网信办就《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 鼓励金融机构使用数字人民币开展跨境支付 [7] - 新规旨在提高货物贸易和运输数字化水平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7] 汽车产业政策 - 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提出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 [9] -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应用 鼓励前装V2X、5G通信模块和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9] - 推进L3级车型生产准入试点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和保险法律法规 [9] 美股市场表现 - 纳指续创历史新高 9月12日收盘上涨0.44% 道指下跌0.59% 标普500下跌0.05% [10] - 特斯拉大涨超7% 微软和苹果涨超1% 英伟达上涨0.37% [10] -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 哔哩哔哩涨超4% 蔚来涨超2% 京东跌超2% [10] 重要经济数据预告 -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8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零等经济数据 [11]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2% 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8% [11] - 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预计维持利率不变 加拿大央行预计降息25个基点 [11] IPO及新股发行 - 证监会同意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注册 [12] - 本周5只新股发行:联合动力、建发致新(9月15日)、锦华新材、云汉芯城(9月16日)、瑞立科密(9月19日) [12][13] - 锦华新材发行价为18.15元 顶格申购需市值1551.60万元 [13] 限售股解禁 - 本周5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解禁62.75亿股 总市值1950.34亿元 [14] - 解禁市值前三:中国船舶1160.82亿元、稳健医疗159.43亿元、康冠科技105.90亿元 [14][15] - 解禁占比前三:浙江正特69.93%、稳健医疗69.83%、中国船舶68.27% [14][15]
美国芯片巨头三年降价一半,中国企业陷入“被动跟跌” 困境
是说芯语· 2025-09-14 15:25
商务部对美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 中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调查涉及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 调查基于国内产业申请 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2] 倾销行为的具体表现 - 美国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倾销幅度超高 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达302.41% 栅极驱动芯片倾销幅度达458.51% 远超正常贸易范畴 构成典型恶意倾销行为[3][4] - 2022-2024年期间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对华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 2023年较2022年增长12.07% 2024年较2023年增长22.36% 2024年较2022年累计增幅达37.13%[4] - 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2022年占比47.81% 2023年升至53.06% 2024年进一步增至62.14% 三年年均占比达54.34%[2][5] 价格变化及市场影响 - 美国相关芯片价格大幅下降 通用接口芯片从2022年3.00元/颗降至2024年1.55元/颗 累计降幅48.33% 栅极驱动芯片从2022年3.99元/颗降至2024年1.76元/颗 累计降幅55.85%[7] - 以德州仪器为例 其通用接口芯片TCAN1043DRQ1型号从2022年1季度2.1元/颗降至2024年4季度1.13元/颗 累计降幅超46% 隔离型和非隔离型栅极驱动芯片累计降幅分别达50%和53%[9] - 国内企业陷入被动跟跌困境 通用接口芯片国内价格2024年较2022年累计降33.59% 栅极驱动芯片累计降22.13% 国内价格降幅始终低于进口产品[11] 对国内产业的冲击 - 国内产业同类产品加权平均单位内销毛利润2024年相比2023年下降33.41%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38.76% 栅极驱动芯片下降22.68% 获利能力大幅下降[11] - 国内企业从2023年起由盈转亏 2024年亏损额进一步扩大7.05% 开工率较2022年下降17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能力被严重削弱[11] - 美国企业凭借产能优势与低价倾销策略挤压国产产品市场空间 尽管国内同类产品在物化特性、技术指标等方面与美国进口产品高度相似且具备替代能力[11] 市场份额变化 - 美国相关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35.40%升至2024年的44.98%[6] - 通用接口芯片2022-2024年进口量分别为8.87亿颗、9.75亿颗、12.06亿颗 2024年较2022年累计增长36.04% 市场份额从2022年36.94%升至2024年48.63%[6] - 栅极驱动芯片同期进口量分别为2.73亿颗、3.24亿颗、3.84亿颗 2024年较2022年累计增长40.67% 市场份额2023年达到40.54% 2024年回落至36.39%[6] 行业组织立场 - 中国机电商会明确支持反倾销调查 认为美国政府滥用出口管制和长臂管辖 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扰乱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12]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对商务部调查表示支持 认为半导体产业发展需要公平环境 赞成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开展良性竞争[13] - 两个协会均表示将积极支持和配合调查机关的调查工作 坚定维护公平贸易秩序与产业合法权益[12][13] 调查程序安排 - 利害关系方应于公告发布之日起20天内向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登记参加本次反倾销调查[13] - 调查自2025年9月13日起开始 通常应在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 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13] - 调查机关将依照法定程序开展调查 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 并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13]
美国芯片巨头三年降价一半,中国企业陷入“被动跟跌” 困境
第一财经· 2025-09-14 15:18
2025.09. 14 本文字数:2556,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 经 李娜 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反倾销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 规则。调查涉及自美进口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根据申请人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 2024年,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压低和抑制了国内产品 销售价格,对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 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相关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分别是德州仪器、ADI、博 通、安森美。根据该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 续大幅下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降价"吃下中国半壁市场 原产于美国的倾销进口相关模拟芯片,正在对中国相关模拟芯片产业造成严重冲击。 根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测算,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倾销调查期内,美国进口 相关模拟芯片的倾销幅度呈现"超高额"特征。其中,通用接口 ...
美国芯片巨头三年降价一半,中国企业陷入“被动跟跌” 困境
第一财经· 2025-09-14 13:38
反倾销调查背景 -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源于国内产业申请 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 [1] - 调查基于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1] - 申请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 涉及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四家美国生产商 [1] 倾销行为特征 - 2024年调查期内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达302.41% 栅极驱动芯片达458.51% 构成恶意倾销 [2] - 具体数据表明调整后出口价格分别为0.218美元和0.248美元 正常价值达0.876美元和1.383美元 倾销绝对额为0.658美元和1.135美元 [3] - 美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达41% 2024年进一步增至62.14% 成为进口主力军 [1][4] 进口量与市场份额变化 - 美模拟芯片进口量从2022年11.59亿颗增至2024年15.90亿颗 累计增长37.13% 2024年较2023年增长22.36% [3] - 市场份额从2022年35.40%升至2024年44.98%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从36.94%升至48.63% 栅极驱动芯片从31.19%升至36.39% [6] - 通用接口芯片进口量三年累计增长36.04% 栅极驱动芯片累计增长40.67% [6] 价格压制与产业影响 - 美通用接口芯片单价从2022年3.00元/颗降至2024年1.55元/颗 累计降幅48.33% 栅极驱动芯片从3.99元/颗降至1.76元/颗 累计降幅55.85% [7] - 德州仪器具体型号产品价格累计降幅超46%至53% [9] - 国内产品价格降幅低于进口 通用接口芯片累计降33.59% 栅极驱动芯片累计降22.13% 导致企业被动跟跌 [11] - 2024年国内产业加权平均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33.41% 通用接口芯片下降38.76% 栅极驱动芯片下降22.68% [11] - 国内企业从2023年起由盈转亏 2024年亏损扩大7.05% 开工率较2022年下降17个百分点 [11] 行业支持与调查程序 - 中国机电商会支持调查 指出美方滥用管制措施扰乱全球供应链 强调依法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 [13]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支持调查 呼吁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推动公平竞争 [14] - 调查于2025年9月13日启动 预计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 特殊情况可延长6个月 [15] - 利害关系方需在20天内登记参与调查或提交书面意见 [14]
商务部调查美国模拟芯片倾销,对华倾销幅度达300%
搜狐财经· 2025-09-14 12:50
【江苏半导体协会:#美国模拟芯片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9月13日,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 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相关美国生产商包括 四家,分别是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 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申请调 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从绝对进口量来看,申请调查产品的合计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 升趋势,2022年至2024年, 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第一财经) 来源: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