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全年总收入6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8%,净利润16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6.1%,全年净利润率从去年的24%提升至37% [30] - 2021年第四季度总收入15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2%,净利润2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若不考虑一次性资产减值成本,净利润为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9.7% [29] - 2021年基本每股美国存托股份收益为7.1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2%,摊薄后为6.6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 [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现金余额为347亿人民币,而2020年12月31日为242亿人民币 [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零售信贷促成业务 - 2021年第四季度新贷款销售额增长14.3%,达到1516亿人民币,第四季度贷款余额年利率降至22.4%,较2020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全年贷款余额年利率降至23.5%,较2020年下降3个百分点 [30][32] - 2021年第四季度促成的新贷款中,79.6%发放给小企业主,高于2020年同期的74.4% [32] - 2021年第四季度承担了21%新贷款的信用风险,高于第三季度的20%和去年第四季度的10%,截至2021年12月31日,第三方信用增强合作伙伴担保的促成贷款未偿还余额占比降至78.9%,低于2020年12月31日的89.4% [33] - 不包括消费金融子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促成贷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和90天以上逾期率分别为2.2%和1.2%,高于9月30日的1.9%和1.1% [34] 财富管理业务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客户总资产达到4327亿人民币,剔除P2P和在线银行存款产品后同比增长13% [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平台上投资超过30万人民币的客户对客户总资产的贡献从2020年同期的76%增至81%,投资超过100万人民币的客户资产同比增长14% [22] - 第四季度财富管理业务的费率从上个季度的44.1个基点增至64个基点,增长了19.9个基点 [3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2年深化业务转型,在零售信贷促成业务中加强直销渠道,招聘更多有能力的直销人员,优化团队结构,实施更谨慎的风险管理措施;在财富管理业务中优化产品组合,改善用户体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客户资产本金价值和投资回报 [14] - 继续通过股票回购和股息分配回报股东,2022年4月将以现金股息形式向股东分配约2021年净利润的30%,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0.34美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完成2021年宣布的1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中的约8.6亿美元(86%),董事会还批准了2022年额外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15][16] - 公司业务与中国支持实体经济的国家政策方向完全一致,主要服务于批发贸易、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小企业主,通过担保牌照和全国性消费金融牌照运营,与监管机构密切对话,深入了解监管趋势,全面落实监管要求 [16][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面临宏观经济放缓和局部疫情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公司已提前做好准备,第四季度更注重信贷资产质量,实施了更严格的风险管理标准 [12] - 业务转型举措可能会导致短期业绩波动,但公司有信心在2022年下半年恢复增长轨迹,这些举措是为长期稳定和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14] - 预计2022年新贷款销售额增长9% - 12%,总收入增长10% - 12%,总利润增长11% - 13%,但上半年利润增长较慢,下半年新业务和利润增长将加速 [27][43][44] 其他重要信息 - 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以来,管理团队进行了超过50次投资者参与活动,66%的投资者问题与业务运营有关,24%与宏观经济和监管趋势有关,其余与资本市场举措有关 [7][8]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完成大部分审批举措,正在按计划解决剩余需要长期努力的问题,监管审批过程正逐步进入最后阶段,公司在接受监管审查的14家公司中排名靠前 [8][9] - 地方金融监管行政措施草案对公司影响有限,公司担保公司已基本完成全国地方分支机构网络建设,拥有全国性消费金融牌照,有足够时间适应新的牌照要求并做好准备 [10] - 关于中国存托凭证(ADR)退市风险,公司认为中美两国监管机构正在进行持续讨论,公司严格遵守两国相关法规,已探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潜在退市的方式,并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了初步沟通 [1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直销渠道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改革是否会导致成本/收入比上升?保险渠道未来几年的贡献预期如何? - 2021年总贷款销售增长率为14.8%,其中直销渠道为16.9%,寿险渠道为 - 7%;第四季度总贷款环比增长14.3%,直销渠道增长21.6%,寿险渠道为 - 20%;1 - 2月直销渠道仍实现两位数增长,寿险渠道销售额较2021年同期下降近40% [50][51] - 寿险渠道对新销售的贡献比例从2020年的36%降至2021年的29%,再降至去年第四季度的24%,1 - 2月已降至20%,未来这一比例将维持在20% [51] - 直销渠道改革旨在增加其在销售中的贡献,通过提高核心直销属性而非增加人员数量来实现,公司从去年第四季度推出相关举措,分析发现有三年以上销售经验、已婚且有合理负债的群体生产力更高,该群体在新员工中的占比从不到10%增至今年1月的45% [52][53] - 公司增加固定工资以吸引该群体,随后逐渐将固定工资转为可变佣金,随着该群体增多,将降低直销成本,还计划将其角色从单纯销售人员转变为客户关系经理,根据当前余额而非新贷款金额进行激励 [54] 问题2:第四季度费率下降的驱动因素是什么?今年费率将如何变化?到6月底连接第三方信用评分公司的可能性有多大?是否有相关法规出台? - 通常第四季度费率和利润率最低,与2020 - 2021年同比相比,基于余额的单位经济效益未变,新业务单位经济效益的净利润率也未变,而年利率从20% - 27%降至23% [58] - 今年新贷款平均综合年利率约为20%,符合监管要求,无需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的节省可抵消第一、二季度信用成本的增加,预计今年净利润率变化不大 [58] - 公司已为连接第三方信用评分公司做好准备,但尚未收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明确信号或指导,即使每月成本约30万人民币,成本方面也无大碍 [59] - 中国人民银行尚未给出明确答复的原因之一是不确定公司的担保牌照是否需要遵循该流程 [60][61] 问题3:2022年下半年新贷款促成增长是否可持续?是否考虑了潜在需求? - 第四季度新销售预计不会较上年有明显增长,主要原因是寿险渠道销售额下降近40%,即使直销渠道两位数增长也无法完全抵消 [67] - 未来寿险渠道20%的销售贡献比例将维持,公司将通过发展直销渠道逐步增加销售额,从第二季度开始,下半年销售额将较去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带动收入和净利润增长 [68] - 今年平安寿险的贡献约为20%,未来一两年可能维持该水平,考虑到直销渠道改革,2023年下半年恢复到15%的增长水平是有可能的 [69] 问题4:新直销人员从哪里招聘?招聘什么样的人?如何培训? - 公司通过35个地方分支机构在当地招聘直销人员,目标群体是有三年以上销售经验、已婚且符合特定指标的人员,该群体在新员工中的占比从去年上半年的不到10%增至目前的40%以上 [71][72] - 公司通过提供前六个月较高的固定工资吸引该群体,随后逐渐降低固定部分,增加基于绩效的可变奖金 [73] - 公司通过销售应用程序开发了在线培训工具,根据不同年龄组和个人资料为不同目标提供不同的培训 [73] 问题5:4月29日审批的监管情况如何?贷款促成模式是否会有更多审查或监管? - 审批过程接近尾声,公司是接受审查的14家公司中表现较好的之一,但最终可能不会有确切排名,而是会对平台进行分组,如审批几乎完成或有可接受计划的一组,以及无可接受计划需持续监管的一组 [76][77] - 监管机构希望尽快完成审批,公司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模式重建了与监管机构的信任 [78] - 目前贷款促成的监管已足够,重点在于现有监管的实际执行,包括仍在征求意见的部分,监管机构希望看到早期执行的结果,而非出台新的监管措施 [79] 问题6:第四季度资产质量下降主要是因为宏观环境变化还是寿险业务恶化?财富管理费率上升主要由哪些产品驱动?未来费率如何进一步提高? - 第四季度资产质量下降主要受寿险渠道影响,排除寿险渠道后,其他渠道尤其是直销渠道表现稳定,12月和1月因部分地区封锁对业务有轻微影响 [82] - 2021年公司让低利润率产品退出,更多关注合格投资者产品,同时基金组合向高利润率产品转变,还增加了保险服务和向第三方平台提供技术服务,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费率上升,预计2022年费率将再提高10个基点 [83]
LUFAX(LU)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